1)学生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近七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中徽文化选题分别占22%25%,优秀率增幅近2倍;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28项,省级243项,《新乡记—扎根乡村,重建‘徽’煌》等获“互联网+”大赛国家级银奖;毕业生就业率达96%,无推免升学率从26%提高到42%;学生和用人单位平均满意率达99%98%。毕业生主持或参与工程项目获鲁班奖、亚洲建协金奖等50余项,2位校友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学校被誉为“皖江建筑人才摇篮”。

2)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城乡规划、建筑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牵头和参与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线上课程《徽州历史人物与徽州文化》点击量超105万人次;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出版徽文化特色教材14部、专著13部;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江淮文化名家等14人,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竞赛奖9人次;建成徽文化实践基地47个,线上徽文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浏览量达12万人次。

3)推广应用成效明显

本成果从建筑类专业首推至校内土建类专业,进而拓展到全校其他专业,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支撑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校开设徽文化、徽派建筑相关特色课程254门次,选课人数29868人次。在教育部土建类和建筑类教指委会议、全国建筑类高校书记校长论坛及各类教学研讨会议作专题交流报告42场,发表教研论文68篇;与省内外31所高校开展联合毕业设计和教学等活动,推广本成果;苏州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来校交流文化育人实践经验,有效提升了各高校相关专业教学质量(图5

4)改革成效引发广泛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楼继伟及安徽省领导郑栅洁、李锦斌、信长星等高度肯定我校徽文化研究与人才培养成效,认为传承创新徽文化、服务乡村振兴,安徽建筑大学做得好!高校思政教育调研报告获中央领导人批示,6份徽文化传承创新咨政报告获省领导批示批转。《光明日报》、人民网等围绕我校徽文化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成效发表文章25篇;中央电视台以“皖韵逢新”为题对我校进行了50分钟专题报道,安徽电视台以“致敬赋建筑予时代生命的徽匠”为题进行了特别报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吴志强等专家高度评价我校“坚持将徽文化与建筑类专业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