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期,蔡国军牵头主编的专著《环境岩土原位测试技术》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著对国际最新环境岩土原位测试技术体系做了系统阐述与技术总结,可为我国环境岩土工程污染场地调查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与工程实践指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规模与复杂程度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工业污水、有机溶剂、金属清洗剂等污染源的排放,使大量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导致土壤与地下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生态系统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挑战之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不仅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也为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此背景下,《环境岩土原位测试技术》的出版恰逢其时。该书系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岩土原位测试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污染场地勘察与评价中原位测试的理论基础、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数据解译技术及应用案例。书中详细阐述了新型原位测试技术、污染物原位识别与耦合测试等关键技术,为实现污染场地的快速精准调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路径。
蔡国军教授指出:“原位测试技术是环境岩土污染场地勘察的‘现场医师’,通过钻探、触探与物探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现场调查与野外测试,能够直接、快速、准确揭示土体的真实状态与污染特征。在环境岩土工程中,掌握污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污染分布特征与污染土体工程性质,是科学制定地基处理与修复评估方案的前提。本书的出版,旨在推动原位测试技术在环境岩土领域的系统化应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提供智力支持。”(文/图:陈瑞锋,段伟;一审:叶训;二审:陈东;三审: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