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5日下午,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土木工程学院、安徽省智能地下探测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136期“易海大讲堂”在南校区徽智楼(国土大数据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海洋大学王栋教授为全校师生做题为《海底滑坡的诱发机制与量化评价》的精彩报告。报告会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宁教授主持,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会上,王栋教授提出了海底滑坡作为深海环境中一种常见而极具破坏性的地质灾害,其常发生于坡度不足5°的黏土质边坡,滑动规模却可能远超陆上最大滑坡。报告将系统阐述深海滑坡的多种诱发因素,包括快速沉积、地震活动、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以及底流侵蚀等,并指出传统分析方法在再现缓坡失稳过程中的局限性。
王栋教授介绍其团队发展的剪切带扩展理论与数值模拟方法,揭示滑坡过程中剪切带从局部萌生、渐进扩展,直至最终导致上覆土层滑移或蠕变终止的完整演化机制。基于此理论,他还将提出一套海底边坡失稳的量化评价体系,并结合多个国内外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验证。

互动环节时,在场师生与王栋教授就海洋岩土等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报告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和学术成果的分享。到场师生们受益匪浅,相信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都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开拓视野、创新思维,为学术科研作出更多的贡献。(文/图:丁松/董兰兰)(一审:叶训;二审:陈东;三审: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