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法治养分 护航土木人才成长——土木学院开展2025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9-30 浏览次数: 10

本网讯 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强化师生法治观念,筑牢校园法治防线,土木学院结合研究生党员、毕业年级学生、少数民族新生等不同群体的成长需求阶段特点,以“分类施策、场景融入、实践赋能”为导向,通过专题深学、场景化宣讲、实地研学等多样化形式,精心打造系列法治教育活动,“精准滴灌”法治教育,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为“徽匠”人才培育筑牢法治根基。

 

专题深学强担当,为研究生党员注入“法治担当新动能”

作为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力量,研究生党员的法治素养与责任担当,对法治校园、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专题学习活动,支部书记全体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

活动中支部书记明确该法律在健全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研究生党员既要做法律知识的学习者,更要做法治精神的传播者,需将法治思维融入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专题学习环节,支部委员围绕法律条文系统解读立法背景、核心框架及实践要求,结合“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等关键原则,剖析法律在校园治理、学术诚信、网络行为等场景的具体适用;随后播放的普法教育视频,通过生动画面与专家解读,让抽象法律条文具象可感,进一步深化支部成员对法律实践价值的认知。

“作为一名研究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让我明确了学术诚信的法律底线,今后要在实验记录、论文发表等环节严格恪守法律规范与学术伦理。”党员陶然的分享引发共鸣党员董兰兰则表示:“视频中网络普法的案例很有启发,我们应当利用新媒体平台学习法律知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作用。”

此次专题学习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了研究生党员的法治意识与责任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法律精神,在学思践悟中成长为懂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党员,为法治校园与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场景普法防风险,为毕业生筑牢“就业法治安全线”

毕业季既是求职黄金期,也是风险高发期。为帮助毕业生规避求职陷阱,强化契约精神,学院开展“法治护航毕业季”专题教育,为毕业生送上“就业法治第一课”。

活动以《毕业季防诈指南》系列普法短视频拉开帷幕,视频还原了“AI换脸诈骗”“虚假招聘收费”“培训贷陷阱”等真实案例,直观揭露了诈骗分子针对毕业生的常用手段。“任何要求先交费、扣证件的‘求职机会’都是陷阱,务必通过学校就业平台、企业官网等正规渠道核实信息。”辅导员结合视频内容,深入剖析“冒充企业HR 索要验证码”“高薪诱惑付费内推”等新型骗局,为毕业生敲响警钟。

在签约关键环节,特别设置“契约精神大家谈”互动环节。以《就业协议书》为切入点,结合“试用期违规解约”“阴阳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向学生阐释“契约精神是职场人的立身之本”:“一份合同不仅是权利保障,更是责任承诺,既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也要恪守诚信避免违约。”现场发起的《诚信就业倡议书》,更号召毕业生做到“不虚假填报求职信息、不随意毁约失信、不泄露企业商业秘密”。

“契约精神不仅关乎个人信誉,更影响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2022级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高朋辉的分享道出了毕业生的共同心声。此次普法宣传有效提升了毕业生风险防范意识与法治素养,学院也将持续深化“法治+就业”融合教育,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实地研学强根基,为少数民族新生系好“法治第一粒扣子”

学院组织2025级朝鲜族、满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17名新生,赴安徽省监狱文化展览馆开展“民族同心,法治同行”主题活动。“法律既是约束行为的‘戒尺’,也是保护我们的‘盾牌’。”参与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后,来自黑龙江满族新生高一格深有感触地说。

活动打破传统理论灌输模式,以沉浸式体验构建认知闭环。在展馆讲解员引导下,学生们依次走进法治历史沿革厅、典型案例警示厅、监管改造实景厅及法治文化互动区,借助文献资料、实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元载体,系统梳理我国法治建设脉络,深入学习与高校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少数民族新生初入校园可能面临的法律认知盲区、跨文化适应行为边界等问题,讲解员结合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真实案例开展专项解析,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让“法不可违”的观念深植学生心中。“各民族同胞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法律是维护民族团结、实现个人成长的根本保障。”

学院后续还将围绕少数民族学生成长需求,持续开展法治讲座、主题班会、结对帮扶等活动,以法治力量守护少数民族学子求学路,凝聚民族同心之力。

从研究生到本科生毕业生到新生,土木学院始终以“精准对接需求、创新教育形式”为导向,让法治教育覆盖师生成长全周期、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法治是成才之基,更是发展之魂。作为皖江基建的“人才心脏”,学院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既为学子扣好职业生涯的“法治纽扣”,更为行业输送兼具专业素养与法治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未来,土木学院将持续深耕法治教育沃土,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创新的形式筑牢法治根基,让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每一位土木人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为学校冲击A类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更以高校担当助力全面依法治国在江淮大地落地生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法治护航的建筑英才。(文/图:王亮、李婉琳、尹迪迪董兰兰、陶然、万里康龙高朋辉、覃黄承诚;一审:叶训;二审:马智鑫;三审:王媛)


皖ICP备020545号 Copyright 2010 安徽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