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7日,土木学院退休教授何夕平开展支教经验分享会,回顾了其参与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支援滇缅边境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会,现场百余名老师聆听报告,反响热烈。

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由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推动,旨在通过“银龄人才+边疆支教”模式,缓解中西部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根据计划,德宏州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被列为重点支援区域,重点招募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退休教师,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难题。土木学院何夕平教授作为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首批参与者,声情并茂地介绍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德宏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传达了德宏师范学院对我院银龄教师的关心与期待,并结合其近两学期在边疆支教的实践,回顾了其投身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扎根边境支教的实践成果与深刻感悟。
何夕平教授总结到“教师是个永不凋零的职业,要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地给师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此次支教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荣光与责任,感受到边境人民的淳朴善良,更重塑了退休的价值坐标。面向土木学院未来的银龄人才,何夕平教授发出奔赴边疆,共筑匠才的倡议,希望以传帮带机制赋能高校教育,为德宏州及滇缅边境地区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分享会尾声,何夕平教授取出一支葫芦丝,轻吹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旋律如潺潺溪流,瞬间将全场带入德宏的月光之下。一曲终了,掌声雷动,这不仅是支教的背景音,更是边疆人民对教育的深情礼赞。
学院党委书记王媛现场号召全体退休教师以何教授为榜样,将银龄智慧与边疆所需深度融合,在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等领域续写人生下半场的精彩篇章。(文/图:陈雷雨;一审:叶训;二审:马智鑫;三审: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