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古寺檐下绽新绿: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在 全国大学生 “木憩” 搭建设计竞赛中荣获双奖
作者: 吴运法       发布日期: 2025-07-02       浏览次数: 10

本网讯6月26日至28日,由沈阳建筑大学、中共义县委员会、义县人民政府承办,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主办的2025全国大学生“木憩”搭建设计竞赛在锦州义县奉国寺隆重举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董玉宽等专家出席了相关活动,这场以“对话” 为主题的全国性赛事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教授命题,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与历史文脉对话、与自然天地对话、与千年古刹对话。竞赛吸引了11 个省市 21 所高校的 675 名学子参与,我校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凭借《拱壁憩亭》(二等奖)与《如愿》(三等奖)从 116 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同行师生的关注。

赛事盛况:全国高校齐聚千年古刹,我校作品脱颖而出

双作获奖: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设计

《拱壁憩亭》(作者:孙荣熙、王思莹、胡子涵、龙宏艳、代子祥。指导教师:孙静、方必根等)以奉国寺结构为灵感,用木材弯曲、榫卯构建半围合空间。简化外檐呼应传统建筑韵律,拱壁引入光影,让千年木构智慧与现代设计对话。

《如愿》(作者:袁苏彤、刘心雨、陈思璐、马力驰、周涛、彭煜博。指导教师:孙静、方必根等)以“自然共生”为理念,从古建筑结构中汲取灵感,对称的半开放式空间,不同高度座椅对应不同使用场景,在致敬传统建筑营建智慧的同时,使用者在休憩中与自然对望,契合赛事核心主题。

学院声音:以赛促教,践行创新人才培养

此次竞赛得到了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材料采购、专家指导、行程安排等方面做了细致部署。两支获奖团队由我院方必根、孙静等老师全程指导。从学院模型室到奉国寺现场,从方案构思到实体搭建,历时三个月,期间查阅大量资料、多次进行方案推敲和对比、反复优化模型。在奉国寺实体搭建现场,方必根老师表示:“学生在雨中搭建中展现的韧性与创造力令人感动,他们用亲手搭建的木构作品证明了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实体搭建将设计图纸转化为可触摸的实体,既深化了对材料的认知,强化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更体现了“理论筑基、实践创新”的育人特色。

赛事延伸: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双向赋能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2025 年度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本次竞赛以 “传承与创新” 为核心理念。我校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建筑教育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结合,更通过实体搭建为奉国寺注入了现代活力。未来,我校将持续鼓励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探索建筑设计的更多可能,为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文:孙静/ 图:方必根、彭煜博;一审:朱楠楠;二审:顾康康;三审:吴运法)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版权所有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