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导读:近年来,在城市发展和规划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作为建筑学子,我们应更加关注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城市更新设计,在探索存量更新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主题的同时,探究城市更新在不同空间下的多种可能性,着重对过去文脉的传承、未来文化发展的机遇。
(图一:联合五校标志)
2月24日至2月27日,由安徽建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五所院校组织的2023年第七届全国五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开题调研,如期顺利进行。本次调研考察活动选在安徽省合肥市以及安徽省绩溪古城。主题聚焦于城市更新设计,本次选择了两个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块进行更新设计,分别是:老城更新——原安徽省政府地块更新改造设计以及古城复兴——绩溪古城展示线路(一期)提升改造设计。前者是集城市更新、文化保护、老城复兴以及生活改善于一体的改造设计,后者是探索古城历史文化展示路线的综合环境品质提升改造设计。
一:探访合肥
(图二:合肥组调研合照)
作为城市政治、文化、经济的源点,老城区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城市记忆,也积累了太多的城市痼疾沉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老城区的发展日渐受限,有机更新势在必行。
第一日(老城行):淮河路步行街(城市更新示范街区)—李鸿章故居—城市记忆馆(原市政府改造)—原安徽省政府(课题地块)—合柴1972(原监狱改造)—罍街三期特色街区(原学校宿舍改造),同学们体会了步行街的特色更新设计,也和设计者,一群“街头建筑师”共同探讨了城市更新的设计心得,领略了李鸿章故居的文化气息,体验了城市记忆馆的历史厚重,探访了原省政府的大气磅礴,探究了由监狱改造而来的合柴1972背后隐藏的城市文化,最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在罍街特色街区中体会了安徽的诸多特色美食。通过实地的调研,同学们对项目有了更见深入的心得体会,同时对可操作性的城市更新操作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图三:合肥组调研实况)
第二日(新区行):合肥文化馆—安徽省美术馆—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长临河古镇—六家畈乡村振兴示范区—安徽创新馆——安徽博物馆。同学们清晨便向着合肥文化馆出发,有了昨天的经验,同学们对合肥的兴趣不断加深,在第二日的探索中不断提出新问题。从合肥文化馆中对合肥文化的求索,到对安徽省美术馆中浓厚艺术气氛的追寻,到安徽名人馆中对本地人物的探讨。然后便见识到了大气磅礴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其中各处光影的变换,各种精巧的细节处理,让同学们如痴如醉。在调研中体验到了合肥的风土人情,新城区的发展,见到了合肥乡村振兴的成就、科创之城的底气,加深了对城市背后蕴含的人文了解。
(图四:合肥组调研实况)
伴随着欢声笑语,合肥组调研告一段落,探访合肥之旅也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在接下里的五校联合毕业设计中,相信合肥组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呈现出一个每个人梦中的合肥。
二:寻梦绩溪
绩溪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围绕古城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基础设施、街区活力、人口流失等突出问题,按照“重点保护、合理改造、活化利用”的原则,开展“绩溪古城展示线路提升改造项目”,通过局部拆建新建、功能置换、保留修缮等方式,优化街区功能、提升人居环境、激发老城活力,有效改善街区内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使名城的文化内涵、传统特色和历史文脉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图五:绩溪组调研合照)
第一日:天王寺——东大街——五教堂——中正坊——三雕博物馆——水门关——西山历史街区。绩溪组的调研从下午开始,伴随着温暖的阳光,老师们带领同学们进入绩溪的各个节点,去探访古城复兴的种种可能。同学们之间的思想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天王寺节点之始,追寻节点的前世今生,东大街的立面复杂多样,同学们对其改造的想法也多种多样,而五教堂节点基本被拆除,这使得同学们古城复兴的想法又多了很多可能。中正坊的四面各不同立面也让同学与老师感受到徽文化的特别之处。随后到达了三雕博物馆,领略了徽州传统雕刻技术的精美精细,也对徽派木构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同学们在水门关与西山历史街区又加深了古城更新的多种流线的思考。
(图六:绩溪组调研实况)
第二日:龙川村——绩溪博物馆。老师与同学们清晨迎着朝阳抵达龙川村后,同学们先后经历胡宗宪少保府的厚重大气,胡氏宗祠的威严庄重以及乡贤寺的独特氛围,体会到了徽州特殊的宗族与风水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也加深了对古代木构建筑中宗祠等建筑类型的理解,感受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同学们对地域性的思考。在稍作休息后,老师与同学们便启程前往绩溪博物馆,感受大师的建筑风采与当地的风土人文,建筑的光影色彩纹理令人浮想联翩,展现了徽派建筑与聚落的表现特征及其与周边山形水系相融合的理念。
(图七:绩溪组调研实况)
2023年第七届全国五校建筑学专业联合毕业设计调研工作五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美落幕。感谢各校教师对此次联合毕业设计的积极交流、协商沟通,感谢各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夏花灿烂、春华秋实,真诚希望与各兄弟院校、各位老师同学相互学习、携手共进,关心建筑学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预祝本届联合毕业设计圆满成功!期待各高校之后的精彩方案!
(编辑:许杰青、杜峰;审稿:唐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