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栏目(不发文)
新闻动态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师德标兵杨厚云:矢志创新,理实交融
发布时间: 2025-10-30 浏览次数: 10

本网讯 杨厚云,男,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现为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系主任。自入职以来,一直坚守在教科研一线,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同时,潜心科研,矢志创新,注重理实交融,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党建引领,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杨厚云老师任教至今,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的同时,不断将理论学习成果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尽职尽责。先后主讲《水质工程学A2》、《消防管理及法规》等本科生课程以及《环境生物电化学》等研究生课程,并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旨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先后主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和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各1项。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先后前往潜山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和舒城县中新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挂职锻炼,服务地方发展的同时,强化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党支部书记、系主任,时刻以党建为引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专业内涵式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先后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徽省“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和安徽建筑大学“三全育人”专项课题各1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也第四次顺利通过住建部专业认证(评估)。

矢志创新,提升科研育人能力

作为一名科研教学型教师,杨厚云老师主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瓶颈问题,重点研究水污染控制与利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方向,着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中青年教师培养行动优秀青年教师培育重点项目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同时,根据研究生个人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积极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并选派研究生前往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不断强化学生科研水平和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也为本学科科研水平提升和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贡献一份力量。通过凝练研究生培养相关成果,先后获安徽省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理实交融,致力创新人才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杨厚云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努力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鼓励并推荐本科生进入本专业教师实验室开展创新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科研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目前,指导的学生覆盖四个年级,形成了良好的年级梯队,同时也吸引了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加入到课题研究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近年来先后指导本科生申请并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个人也获安徽建筑大学大创项目“优秀指导老师”并受聘为安徽建筑大学双创导师;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先后在“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生态环境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青苗杯”安徽省项目资本对接会、安徽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赛事中获奖20余项,个人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他指导的学生先后获国家奖学金3人次,毕业生先后前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

在今后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杨厚云老师将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始终践行“做中学、研中育”模式,不断探索和实践“三全育人”新方法新途径,全心全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书育人、科技报国的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作者:杨厚云 一审:侯晓云 二审:王昊禾 三审:戴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