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0日,安徽建筑大学迎来2025级新生,学校以“非遗”迎新游园会为载体,精心打造“美育”第一课。艺术学院积极配合学校整体部署,依托专业优势,参与活动策划、设计与执行全过程,通过多维度的艺术形式,为新生构筑感知非遗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生活的桥梁。
活动筹备自八月中旬启动,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业教师、学院团委积极响应,和校团委、体育教学部组建专业策展团队,实施“日清周结、责任到人”的项目化管理机制,系统推进活动进展。艺术学院师生依托自身专业特色,组织非遗展示单元的设计与布展,将非遗元素进行当代化转译,涵盖傩戏面具、木刻版画、绒花、民俗服饰等徽州传统工艺品,以及大幅藤编、大型鱼灯、大型剪纸等传统艺术作品,同时组织书法、国画、葫芦刻画等手工艺作品展,现场形式多样丰富,得到了参与嘉宾、新生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动态演出环节的黄梅戏展演,青年师生演出《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唱段,展现戏曲艺术魅力,让人印象深刻。夜间的花灯巡游环节,紫云路校区灯光璀璨,非遗文创、鱼灯巡游与戏曲演出交织,吸引众多新生驻足,气氛热烈。
迎新游园活动不仅是一次对新生的欢迎仪式,更是一堂生动的美育实践课。艺术学院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美育载体,传递“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建大精神,凸显自身在建大美育体系建设中的担当。学院将持续深化“课堂-社团-实践”三位一体的美育机制,持续引导学子在艺术熏陶中成长,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审美素养的新时代人才贡献专业力量。(作者:孙长玥;一审:施林坡;二审:张乐;三审: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