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工作,校团委联合艺术学院,在包河区烟墩街道菊园社区青创空间与南七里“大tea小坐”空间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共创学校实践育人平台。
包河区烟墩街道菊园社区青创空间是在安徽省共青团指导下的省级青年就业服务示范平台之一,与艺术学院非遗文创美育工作室合作密切。双方围绕非遗主题开展了包括绒花、葫芦烙画等手工体验;三河羽扇、马派皮影戏、庐州核雕等20余项省级非遗项目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大学生毕业设计主题展览;学生原创非遗文创产品售卖与创意推广市集等系列合作实践,逐步构建汇聚安徽各地优秀非遗项目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南七里“大tea小坐”空间与工作室在非遗产品展陈、手工体验课程、节气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安徽建筑大学师生还共同参与了“马踏青云·青春启程”公益活动,见证即将入学的大一新生在社区营造中的成长仪式,促进城乡资源的互助共享。校团委书记丁超表示,希望依托实践基地,深化校地合作,持续开展文化实践、创意产品孵化、社区文化服务等活动,积极探索“非遗+青年社交”“非遗+茶饮空间”等创新融合场景,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具活力与创造力的实践平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截至目前,艺术学院非遗文创美育工作室依托两个基地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数十项,覆盖学生近1000人次,已孵化非遗衍生创意产品十余款,带动5项传统工艺课程进入社区课堂,为文化传承与校地共建注入青春动能。
艺术学院将持续构建“高校-社区-市场”多元协同的联动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实践场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活化、场景化的方式融入社会大众,在服务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促进社区文化治理的同时,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传播贡献建大智慧。(作者:孙长玥 刘琳琳;一审:施林坡;二审:任磊;三审:潘青 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