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7日至8日,艺术学院“禾间绘色”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的10名学生在艺术学院专职辅导员施林坡、美术教研室教师石莉莉的带领下,踩着发烫的乡间路,把艺术课堂搬进了我校对口扶贫的六安市舒城县汤池村的寻常巷陌。这场以“用画笔讲好乡村故事”为初心的三下乡之旅,让乡村振兴与艺术在勾勒间撞出别样火花。
抵达汤池村后,实践团立即投身乡村实地考察。师生们深入村落巷弄,走访当地村民,寻求第一手资料,并现场讨论如何融入创作构思,既要让村庄“颜值”提升,更要讲好汤池故事,让汤池的文化记忆、乡土风情“活”起来。
38℃的高温,是这场创作最“烤”验人的注脚。正午的阳光把墙面晒得滚烫,同学们踩在2米高的梯子上勾勒场景,画笔在烈日下游走,勾勒出层叠的山峦与错落的屋舍轮廓。墙绘内容展现了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美好愿景,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欣赏,成为汤池村新的亮丽风景线。
“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实践团同学擦着脸上的汗说,“乡村的墙会记得,我们用青春色彩,为汤池村的振兴添过一笔亮色。”这是比课本更生动的实践课,看着手中的颜料成了村民对家乡的回望,才懂了“艺术为人民”不是句空话。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更是一堂扎根大地的“思政课”。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艺术学院将依托“三下乡”活动,搭建更广阔平台,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以青春之力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建大智慧和力量。(作者:施林坡 徐紫娴 李璐 汪文静;一审:施林坡;二审:任磊;三审: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