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

以青春之名,致敬英雄、礼赞祖国——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开展国庆“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者:余鸿发布时间:2025-10-13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中秋和国庆双节期间,外国语学院团总支精心策划“以青春之名,致敬英雄、礼赞祖国”主题实践活动,推出“五个一”系列行动,即:走访一处红色场馆、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分享一本红色书籍、写一封致敬英雄的信、制作一张英雄信息卡,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感悟英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寻迹红色印记:触摸历史温度,感悟精神力量

双节期间,学子们怀着崇敬之心,奔赴各地红色纪念馆、纪念碑与历史旧址,开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在黄山市徽州区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内,2023级英语专业学生黄智薇驻足在雕塑前,与红色地标的合影。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前,2023级英语专业学生申洪乐默默思考,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把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实地瞻仰让同学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未来将更准确地用外语介绍这段历史,让外国朋友了解如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光影忆峥嵘:银幕重现历史,使命铭刻心间

为引导学子在艺术熏陶中深刻感悟抗战精神,学院精心策划了红色观影学习活动。活动筛选并推荐了《南京照相馆》《长津湖》等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经典红色影片,还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其他红色影视作品,通过灵活多样的观看形式开展观看学习。在观影过程中,学子们以不同方式留存与红色历史的联结部分学生悉心保留电影票根,将其作为触碰历史、铭记精神的实物纪念;有的学生则选择以文字、图片为载体,将观影时的触动与思考凝练成详实的感悟笔记笔记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影片中历史细节的深度剖析与解读,也包含对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的崇高敬意。

书香传精神:文字搭建桥梁,明史更知责任

“分享一本红色书籍”活动中,《红岩》《林海雪原》等经典红色读物成为学子们的首选。2024级英语专业学生夏婧手持《红岩》合影,在分享卡上郑重摘录杨子荣的誓言:“为人民事业死,虽死犹荣!”她在分享心得中写道:“生活在如今这个安定繁荣的时代,也许无法真切地体会那战争年代革命者的共产主义情怀,但我们会记得先烈们百折不挠的斗争,无私的付出和高贵的气节,我们应该缅怀那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们,光荣永远属于他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尺素致英雄:纸短情长寄思念,跨越时空诉敬意

“今天是国庆,窗外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我想把这份安宁与美好,说给您听……”在“写一封致敬英雄的信”活动中,同学们以笔墨为媒介,跨越时空与英雄对话。2025级学生张颖为叶挺将军写下书信,她在书信中动情写道“今日之中国,已如您所愿。当年您守护的国家现已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在纪念馆中,面对着您的塑像,我想对您说:您从来不是历史中、课本中冰冷的符号,而是我们崇敬的榜样。您的牺牲从来不是白费,您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我们,至今依旧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样记心间:信息卡片载精神,红色力量永流传

为让英雄精神更直观、更鲜活地被铭记,学院的学子们充分发挥各种创意,为抗战英雄设计专属信息卡,巧妙融入各种红色元素。针对刘胡兰同志等同学们熟知的英雄人物,同学们的设计更注重精神内核的具象化表达,不少信息卡以象征热血与信仰的红色为主色调,以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契合烈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精神底色。烈士们的“专属信息卡”,不仅是简单的表达敬意,更是一份可留存、可分享的“红色教材”,一种容易让英雄精神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悄无声息走进同学心中的范式

此次“以青春之名,致敬英雄、礼赞祖国”主题实践活动,是外国语学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五个一”系列行动,青年学子在红色实践中感悟历史、厚植情怀,更将爱国之志转化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动力。未来,学院将持续创新育人形式,引导更多学子以青春之我,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的担当与荣光。(文、图:樊远兵 魏萍  一审:樊远兵  二审:苏筱  三审:余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