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以青春为底色,以健康为笔墨:绘就土木心理育人温暖画卷

时间:2025-07-16来源:土木工程学院浏览:10

本网讯  为认真落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土木学院始终秉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的理念,以“预防为主、干预为辅”为原则,通过科普宣传、举办知识竞赛、开展丰富活动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心理调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切实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助力学生筑牢心灵防线,为青春成长注入强大“心”动力。

织密 “防护网” 构建协同推进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土木学院以辅导员例会制度为抓手,构建“定期研讨、动态跟踪、精准干预”的重点关注学生工作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协同联动,提升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效。通过常态化研讨、多科室协同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起“识别-干预-支持”全链条的重点关注学生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学院将“重点关注学生工作”纳入辅导员每周例会固定议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牵头,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学院教学、科研等科室共同参与。会议通过“情况通报-案例研讨-任务分工”三步走模式,对存在心理困扰、学业预警、家庭变故等风险的学生进行集中研判。例如,针对一名因家庭经济困难叠加学业压力产生抑郁情绪的学生,例会集体制定“经济援助+学业帮扶+心理疏导”综合方案,协调校资助中心、任课教师及班级骨干联动介入,最终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淬炼 “主力军” 锤炼专业实操本领

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素养,学院前后累计选送4名老师参加安徽省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讲座 6 场。鼓励学院全体教师参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术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和服务能力。

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搭建便捷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平台,推送实用的心理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指尖上的心理课堂”。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心理知识竞赛,以趣味答题激发参与热情,帮助大家在挑战中解锁心理学奥秘,掌握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的实用技巧,提升学院心理委员日常工作能力。同时,精心策划心理观影活动,以经典影片为引,引导大家在光影世界中感悟心理变化,实现自我反思与成长。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覆盖心理委员、宿舍信息员等500余人次,在心理情景剧活动中,一组模拟宿舍矛盾调解的表演,心理委员通过扮演不同角色,直观体验沟通策略差异,并由老师现场点评优化方案。参训学生反馈:“身临其境的表演让我们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

点亮 “心灯塔” 打造多元主题活动

学院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开展“525 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户外素质拓展等特色活动 12 项,参与学生超1500人次。

其中,通过“郁”见美好,播种希望——郁金香种球领养活动,以亲近自然的方式,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同学们释放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共同播种希望,“郁” 见美好。三行情书创作、涂鸦横幅互动、趣味Kt板合影打卡等新颖有趣的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土木学院专业特色融合,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表达情感、释放压力的平台,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有效引导同学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了心理健康意识,让“525——我爱我”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推出 “心灵树洞” 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私密的倾诉渠道,切实为学生点亮心灵灯塔。这些活动让大家意识到,心理健康不是“有问题才需要关注”,而是像锻炼身体一样需要日常维护。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心理健康是立德树人的根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未来,土木学院将继续用心用情陪伴每一位学生,以普及教育为基础,以活动宣传为载体,以精准排查为保障,以协同育人为支撑,以专业化建设为引领,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育人体系,持续优化心理服务模式,为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构筑坚实的心理堡垒,让心灵之花在校园中绚丽绽放!(文/图:宋宝萍、范瑾、土木学院学生;一审:叶训;二审:马智鑫;三审:王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