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皖安〔2025〕4号)和《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皖安办〔2025〕2号)《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告》(消防〔2025〕20号)文件精神,并结合《安徽建筑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学校通过“审批备案+现场公示”双举措,构建校园动火作业安全管理体系,切实防范消防安全风险。
严格动火审批备案,从源头把控动火作业安全。为规范校内动火作业,确保安全,对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规范管理,学校保卫处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校内动火作业审批备案的通知》。在备案流程上,施工单位应提前提交《安徽建筑大学动火备案表》,表中需明确动火时间、地点、作业内容及安全防护措施,并附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证明。在安全措施上,动火作业前,施工单位要清除作业区域周边1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无法清除则用防火布覆盖,现场配备应急器材,安排专人全程监护。
强化动火施工警示,以透明化提升安全效能。在建筑主入口、动火作业区域及周边人员密集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告》(消防〔2025〕20号)文件,明确动火时间、范围、责任人及应急措施,并标注“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期间动火”等警示内容。畅通监督渠道,公示信息中附举报电话“12345”,鼓励师生对违规动火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动态更新管理,施工单位需在动火作业前将施工内容提交保卫处消防科备案,作业期间如发生时间、地点变更,须重新履行备案程序。
压实动火安全责任,构建多方联动长效机制。将动火作业管理纳入校园安全责任体系,明确各方职责。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动火备案程序,确保安全措施到位,对违规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校内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动火作业实施全过程监督,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叫停并报保卫处消防科;保卫处消防科定期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核查动火备案表是否齐全、防火分隔措施是否落实、灭火器材是否有效。对未履行公示程序或安全措施不达标的单位,责令立即整改。
强化消防安全宣传,提升施工消防安全意识。多措并举深化校内消防安全宣传。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施工单位负责人及特种作业人员参加消防安全培训,重点讲解动火作业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流程;普及安全知识,在保卫处官网、“平安安建大”微信公众号发布动火作业安全指南,图文并茂解读安全动火要求;组织应急演练,联合开展动火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及施工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动火作业专项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创新管理手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守护校园平安,为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作者:何基翰;一审:胡长良;二审:王凯;终审:汪翼湧)
编辑:蒋芮;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