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外国语学院立足学生实际需求,聚焦学业帮扶、生活关怀、发展助力、心理脱困、家校共育五大维度,创新实施“五维护航工程”,推出一系列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切实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学业帮扶:构建“外语+”赋能体系,夯实专业基础
针对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痛点,学院打造多层次学业支持网络。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论文指导老师”;每月召开学院督导组、学业导师沟通会,加强学业预警;建立学业导师、辅导员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两次会议对接学风情况;坚持执行巡课制度,每周在学院例会上反馈各级巡课效果,加强课堂管理;每学期开设“答疑工作坊”,邀请专业教师针对专四、专八、大英竞赛等专项考试进行辅导;建立学业提升计划,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组织优秀学长学姐分享考研经验、学习经验;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学业帮扶小组,由成绩优异的学生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辅导,从语法知识到专业文献解读,全方位助力学生提升学业成绩。
生活关怀:打造“暖心外院”服务品牌,提升幸福指数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从细节入手优化学生生活体验。针对每年中秋节都在大一军训期间,学院辅导员每年都陪新生过中秋,举办晚会品茗赏月,师生其乐融融,已连续开展四年;每年举办转专业学生欢迎欢送会,小小仪式感祝福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每年举行应征入伍、退伍学生迎送仪式,让学生安心奔赴军营、暖心返回母校;坚持外宿学生家访制度,了解学生生活环境,与陪读家长建立联系,让外宿学生始终感受集体牵挂;每年为考研学生准备爱心礼物,老师们的加油打气是考试的动力,更是成长的收获;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生活帮助……
发展助力:实施“职通未来”计划,拓宽成长赛道
为应对就业新形势,学院构建全程化生涯教育体系。坚持创业教育、职业教育走出课堂,将参观类、探索类、分享类教学方式融入低年级课程设计,每年带学生参观就业实习基地等场所,学生亲身感受创新魅力、职场氛围;依托访企拓岗工作部署,坚持“生临企境”方案,每次访企拓岗都邀请大三、大四学生参加,学生提前了解市场和企业真实情况,有力做好校园职业教育补充;加强与校友沟通联系,常态化邀请校友进课堂开展职业感受分享,助力学生了解行业动态与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实习就业基地,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与就业机会;发掘学生身边典型案例,邀请校园创业成功学生分享心路历程和职业规划,启发在校学生勇于尝试。
心理脱困:创新“心灵树洞”模式,守护健康成长
学院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与包容性。学院心理辅导站配备了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压力与挫折。对于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与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院还开展多项心理健康活动,例如连续八年开展趣味多米诺骨牌骨牌大赛;结合外语学院女生特点开展系列手工活动,例如团扇压花、非遗漆扇、DIY遮阳帽、手工春饼等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为学生增添大学生活乐趣;辅导员定期和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释放压抑情绪,护航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校共育:搭建“同心桥”联动机制,凝聚育人合力
学院高度重视家校共育。每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介绍学院情况和学生培养情况,与家长建立沟通桥梁;辅导员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涵盖学业预警、职业规划等内容,重点跟进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学生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情况;热心接待家长来访,为家长走进校园创造便利条件;及时收集家长意见与建议,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从课堂到宿舍,从校园到社会,外国语学院始终将学生需求作为育人工作的“第一信号”。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五维护航工程”,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托举学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作者:虞佳丽,一审:虞佳丽,二审:汪令宇,三审:余鸿)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