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国人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一个春节,祖国大江南北,过法也是不尽相同。艺术学院于春节假期举办“赏新春品年味”活动,同学们分享了各地的春节习俗。
贴春联: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刻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红红的春联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年夜饭:全家人齐聚,饭菜丰盛,重视“口彩”,体现团圆。年糕叫“步步高”、饺子叫“万万顺”,酒水叫“长流水”,鸡蛋叫“大元宝”,鱼叫“年年有余”,座次有序,长辈居上。
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就寓意着红红火火;吃到钱,就寓意着来年发大财。不管吃到哪一种,大家都会衷心祝贺。
安徽地区蒸大馍,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老一代的传统就是谁家的馒头蒸的又白又大,谁家在新的一年就会兴旺发达,所以各家各户都尤为重视,村子里的人也会相互比较,用心蒸出有大又白的馍。大馍形状各异,独出心裁,加以红枣点缀,寓意来年红红火火、多子多福。
辽宁地区挂灯笼,红红的灯笼高高挂,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明灯,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象征一年的日子都红红火火。
大江南北无论是何种庆祝方式,都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了解,感受到了新年的氛围。祝愿同学们新的一年生龙活虎,虎力全开,虎虎生威,再上新的台阶。(作者:孙长玥 付颖;审稿:张红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