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文化素养,近日,公管学院第四届国学文化节顺利举行。本次文化节共分发簪制作教学、书法国画交流、国学茶艺课三个单元,引导青年大学生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簪绾青丝,古韵流年
传承传统文化,领略发簪之美。簪,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本届国学文化节继续传承朝含国学社历年来的特色发簪制作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们学习发簪的由来和发展,在手工制作中感受传统发簪工艺的艺术魅力。
活动现场,社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制作技巧并指导同学们挑选所需材料,大家围成一圈,或埋头琢磨,或热烈探讨,全身心投入发簪制作中。金色的铜丝穿过细小的孔洞,将花片与发簪固定起来,再缀以流苏和珍珠,一件件精美的发簪作品陆续出炉。手工制作发簪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教育引导同学们通过手工活动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
鸾飘风舞,笔下生花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传承中华悠久文化精髓,加深同学们对书法和国画艺术的了解,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本届国学文化节特别邀请安徽省博物院金主任来校向同学们详细讲解安徽珍贵青铜器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多位安博之友的书法家莅临学院开展书画示范教学,部分学生提前准备了自己的书画作品请专家指导,学生纷纷表示收获良多。
一幅幅书法作品或苍劲雄浑、洒脱奔放,或淡雅醇厚、行云流水。一张张国画作品或写实、写意、淡雅恬静,尽展笔墨神韵。活动结束后,书法家们将“金榜题名”、“平安喜乐”、“万事顺遂”等字画作品赠予学生,学生既学习了历史知识,感受到了中国书法与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收获了祝福和感动。
生香熏袖,坐酌煎茶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届国学文化节中,小隐茶艺社开展茶艺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了解茶的历史、茶的分类、茶具的认识与选择、取用器具手法、温具手法等茶文化知识,带领学生品茶香,习茶礼,论茶艺,行茶道,传承中华茶韵。
伴随着优雅的古典音乐,从布置一方茶席开始,茶礼仪贯穿始终。通过茶艺知识教学,同学们学习了行茶仪轨,认识了茶器,了解了茶席布置的规则。在奉茶礼仪中,从配器、赏茶、温杯、投茶,到摇香、洗茶、正式冲泡、分茶,通过一招一式的行茶练习,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礼”的重要性。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盛誉,“不学礼,无以立”,茶礼仪是中华礼仪文明的载体,通过茶艺学习,同学们提高了专注力,懂得了敬人、感恩,也体会到和、敬、静、雅之美,整场体验活动充满着书香、茶香,虽然饮的是茶,但看到的是美,体会到的是“礼”,净化的是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本届国学文化艺术节是学院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生动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子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不断打造传承文化、弘扬经典、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平台,鼓励学生勇担时代责任,励志勤学,在激情奋斗中健康成长,绽放青春光芒!(作者:周娅子 于静言 付治国;审稿:马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