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团学活动

10

2025-09

“新新”向荣 环能学院迎接2025级新生入学

本网讯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0日,安徽建筑大学迎来了一张张崭新的面孔,2025级本科新生满载憧憬与梦想,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正式开启大学生活的新征程。校园内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与喜悦,环能学院一系列精心策划、温暖高效的迎新活动,确保了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安全、有序、圆满地进行。今年环能学院新生共有620人,其中本科生481人,研究生139人,来自全国27个省份,3个直辖市以及1个特别行政区。志愿风采:热情周到,暖心护航为保障新生顺利报到,环能学院召集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会成员,组建志愿服务团。清晨伊始,志愿者们便身着黄色马甲,提供“一对一” 服务,涵盖报到引导、秩序维护、行李搬运,全程护航。徽宏门下、报道处、宿舍楼前,志愿者们以最灿烂的笑容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位新生及家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这不断穿梭的黄色身影,成为了迎新日最亮丽的风景线,让初来乍到的新生和远道而来的家长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每一位报到的新生,都会收到一份学院精心定制的“新生礼包”——印有徽学楼、徽文楼等学校标志性建筑以及“环能青年”字样的帆布包,让新生们携带者环能专属印记开启崭新的校园生活。此外还有学院为每位新生专属订制的可乐,瓶身印有来自学院的暖心祝福语,寄予新生大学时光满是快乐与幸福。新生体验:有序高效,满怀期待在报到处的显眼位置,环能学院也设立了一副融入环能特色的定制相框,相框不仅印着学院专属标识,还巧妙融入了能源、生态相关的元素,尽显学科特色,吸引众多新生与家长前来打卡拍照,并提笔写下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于此同时,志愿者们也抓住机会,对正在合影留念的新生们进行采访。面对话筒和镜头,新生们既紧张又兴奋,纷纷畅谈自己对大学的初印象、所选专业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校园比想象中更大更美,学长学姐非常热情,让我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信心。”“一进学校就有学长帮我搬行李并一路将我带到了报道点,在这里还收到了环能学院的见面礼,特别开心,也对环能学院充满了期待。”“我将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希望能尽快适应环境,加入感兴趣的社团,广泛涉猎知识,不断提升自己。”这些真挚的回答,不仅反映了新生们对环能学院本次迎新活动的认可,也展现了00后新一代大学生的思考与活力。榜样引领:薪火相传,聚力前行在环能学院报到点旁,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无数新生的目光——这便是我院精心设置的“考研光荣榜”展板。这已成为我院历年迎新工作中一项备受赞誉的传统特色。展板上清晰罗列着我院2025年考研的骄人成绩:全院考研录取率达39.41%,其中超过80名学子跻身国内211、985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近年来,我院考研工作依旧保持高位运行,录取率也依旧再创新高,更有2020级给排水专业张准准同学考入清华大学、2019级给排水专业8栋108宿舍全员上岸等考研佳绩在众多环能学子中口耳相传。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和录取院校,组成了一幅强大的“榜样星图”,引得许多新生和家长驻足观看、赞叹不已。这项传统不仅展示了我院人才培养的卓越成果和高位运行的升学质量,更是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树立了鲜活的榜样,赋予了他们踌躇满志、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家校会谈:同心同向,携手未来为增进家长对环能学院的了解,构建家校联动育人共同体,学院于迎新日当天下午举行了新生家长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新生家长们于国土大数据中心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会上,学院领导们向新生家长们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学科优势、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并就家长普遍关心的学业发展、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沟通。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家长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家长会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为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最后一名新生顺利完成报到手续,环能学院2025年迎新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新的旅程已经开启,愿所有2025级新同学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于浩瀚学海中乘风破浪,在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作者:吴明轩、张晟林、刘泽田;一审:吴明轩;二审:王昊禾;三审:戴前宏) 
科研新闻

16

2025-09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师在环境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本网讯 近日,我校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师陈冰宇博士以独立通讯作者身份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科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1.3)发表题为:Comparative assessment of cadmium(II) carrier-effects derived by polyethylene microplastics with heterogeneous sources的学术论文,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随着微塑料在自然环境中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仅依赖聚合物类型、形态或粒径的分类方式,已难以满足对其生态风险的准确评估与精细化管理需求。该研究关注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分类维度——商品化来源(如包装袋、瓶体、抗腐蚀涂层粉体),并采用室内模拟实验、仪器表征和量子化学理论模拟相耦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来源异质性对微塑料吸附与释放重金属能力的影响机制。经分析,来源于包装袋的PE微塑料具有最高的Cd吸附能力;而来源于瓶体的PE微塑料表现出最强的Cd释放潜力;防腐涂层粉末来源的PE微塑料在单位面积Cd负载效率上表现优异。通过FTIR、XPS、SEM等表征手段发现,这种差异主要源自服务于不同消费用途所引入的功能性官能团或添加元素导致的表面微结构分异。进一步的DFT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常见环境有机质——富里酸可通过“桥联效应”增强Cd与PE微塑料的结合能力,从而放大其载体效应。本研究不仅拓展了对微塑料真实环境行为的理解,也为未来构建基于来源的风险识别与分级管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作者:陈冰宇 一审:侯晓云 二审:黄健 三审:谢发之)
就业信息

22

2025-05

中交建筑集团2025年春季宣讲招聘会(安徽建筑大学专场)

中交建筑2025届校园招聘公告一、企业概况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特大型中央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子公司,前身为1975年的交通部“房产大队”,2022年由原“中交四公局”改制组建,具有建筑、市政、公路“三特三甲”等30个类别111项资质,总部设在北京,下属公司分布北京、雄安、西安、郑州、南昌、南京、宁波、长沙、成都、厦门等地,业务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集投资融资、设计运营、施工建设、工程服务为一体,具有一体化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国有综合性大型建筑企业。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施工企业、中国交建优秀企业等荣誉,承建项目多次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李春奖、国优金奖等奖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质量诚信AAA级企业、中交集团房建产业链链长单位,入选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致力成为“中交建筑”品牌领军者、“中交大城市业务”排头兵、“新兴业务”领跑者、“大交通业务”主力军。二、招聘需求(一)需求专业建    筑   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建筑学、智慧建造与建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级防护工程等;道    桥   类: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工程力学、桥梁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工程管理类:,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安全环保类:安全工程、安全科学、环境工程等;职    能   类: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税收学、审计学等,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中文、新闻学、其他管理类。(二)资格条件1.国家统招2025届毕业生,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相应学位,专业成绩优秀。2.身心健康,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3.综合素质较高,中共党员、学生干部、校园活动达人、专业竞赛获奖者优先。三、福利待遇“基薪 绩效薪酬 奖励薪酬 辅助薪酬”完善的四元薪酬体系,央企正式编制、六险二金、证件奖励、评优奖励、司龄补贴、高温津贴、入职津贴、高原津贴、项目艰苦津贴、项目岗位津贴、境外津贴,带薪休假、免费食宿、健康体检、集体婚礼、工会福利等。四、人才培养多职业发展通道相互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全面覆盖,岗位竞聘机制公平公正,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年轻人才快速成长成才,实现“一年成长、两年成才、三年独当一面”年轻人才培养目标。新人培训:入职培训、职业规划、“双导师”拜师学技、轮岗旁站、谈心谈话等;业务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素质提升培训、考证取证培训等;干部培训:年轻干部培训、中青年干部培训 、高级管理人才培训、项目经理培训等。五、应聘须知(一)简历投递招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线投递简历:扫描人才招聘平台二维码,选择对应岗位,选择毕业院校所在省份面试站点投递简历(可上传成绩单、身份证、个人证书等附件),并完成系统测评。线下现场投递:根据工作安排开展入校招聘宣讲(时间地点见学校公告),网上投递后,请关注校招行程,携带个人简历、成绩单、就业推荐表、身份证复印件等简历材料就近参加现场宣讲会。(二)招聘流程简历投递(线上测评)-->简历筛选-->面试-->签订三方协议-->进入录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