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将干部、教师挂职锻炼作为深化校地合作、历练干部队伍、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举措,先后选派30余名干部、教师到政府企业、驻村一线等挂职锻炼。挂职干部保持“空杯心态”、克服“本领恐慌”,“挂职”、“挂心”、“挂果”,将自身学术优势、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本网将陆续推出“挂职干部风采”系列报道,唱响主旋律,激发正能量,提升精气神。
在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有一块牵动人心的革命老区——金寨,这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山区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2025年1月,学校党委选派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张磊挂职担任金寨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协助县领导分管金寨县城乡规划工作,成为学校派驻金寨县挂职的第四任干部。
张磊同志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规划师,将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融入金寨县城乡规划事业,以规划为笔,以项目为墨,围绕“规划引领”“项目建设”“风貌管控”“基层赋能”四大重点领域,着力描绘金寨城乡融合发展美丽画卷。挂职期间,他深入金寨城乡一线调研,足迹遍布城区街巷与乡村田野,推动多项重点规划编制实施,加速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有力促进城乡关系重构,为金寨县城乡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为先,擘画城乡发展新图景
张磊同志立足规划专业优势,以科学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他牵头编制《金寨县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老城区国土空间单元详细规划》等重点规划,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韧性提供专业支撑。在梅山老城区商业街改造项目中,他深入调研、创新规划,通过“三个结合”实现老城有机更新:一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城市片区开发相结合,保留历史街巷肌理;二是生态修复与城市更新相结合,打造生态驳岸系统;三是传统风貌保护与新兴业态植入相结合,引入文创产业。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为金寨县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欲善其事,规划引领。张磊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进金寨交通枢纽建设。他协助编制的《金寨东站、南溪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多轮专家论证和方案优化,最终高质量通过评审,为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以前瞻性规划理念引领枢纽建设,通过科学优化站房功能布局,创新构建“零距离”换乘体系,实现高铁与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无缝衔接,同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科学规划远期停车场地。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金寨从山区县城向皖西综合交通枢纽的跨越式发展。
项目为要,激活城乡振兴新动能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张磊同志脚踏实地,深入南溪、汤家汇、吴家店等乡镇,对重点路域人居环境整治进行现场踏勘和技术指导,全力推进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让乡村真正成为城市人群向往的“诗意栖居地”。他指导花石乡“小黄山”、甜蜜谷蜂蜜艺术农场、桃岭乡观景平台等特色项目方案审查,以及花石乡茶产业集群、红岭公路绿旅村落群基础设施提升、大别山红旗永飘扬提升等项目的专家评审,推动燕子河龙马村暗夜寻找计划项目、金竹湾二期民宿项目、桃岭乡关山半岛农文旅融合开发项目等方案顺利通过规委会审议。这些项目的加速推进,正为金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张磊同志将项目规划成效作为主战场,践行“一线工作法”。2025年7月,为保障G346天堂寨至斑竹园美丽公路环境提升改造顺利推进,他既当“规划师”又当“施工员”,带着规划图在热浪灼人的公路上现场指导施工细节。他的工作服常常在汗水的浸透与烈日的烘烤间反复交替,凝结出片片盐霜。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他动情地说:“看到公路变美了,过往行人的笑脸多了,再多的汗水都化作了欣慰。”
匠心塑形,提升城乡风貌新颜值
风貌是城乡气质的最直观表现,张磊同志高度重视规划管控和风貌提升工作,指导编制《金寨县乡村特色风貌指引图集》并印发各乡镇,为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和村镇建设品位提供了政策参考和学习范本。针对风貌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25年4月牵头召开全县村镇规划与风貌管控工作会议,通报违反规划的建设项目,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对下一阶段强化管控、提升风貌品质作出周密部署,获得参会人员一致认可,有力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和城乡风貌的协调统一。
精雕细琢,显于细节。项目执行上,张磊同志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建设品质达标。在金寨水利建设移民文化展示中心展陈布展中,他逐页审阅方案文本,亲赴现场比对空间尺度,对展线逻辑的连贯性、历史叙事的准确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提出了关键性修改意见,确保了文化内涵的精准传达与游客观摩的流畅体验。对于公交首末站停车场项目,他重点核查了车流动线设计、安全标识系统设置以及设施的完备性,通过优化车位布局和出入口设计,有效提升了场站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在史河路、梅南路等方案审核中,他严格把控道路断面设计的合理性、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正是张磊同志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审核态度和建设性的修改建议,才有力保障了上述规划项目以高标准顺利实施,最终实现了预期效果的高品质精彩呈现。
强基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基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才是长远之策。张磊同志积极搭建学习平台,推动知识下沉,2025年3月,他积极牵头、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全县第一期“强基赋能”规划建设管理训练营。针对基层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规划理念落后、实操经验不足等痛点,特别邀请了在乡村规划领域享有盛誉的安徽建筑大学肖铁桥教授,为来自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的近百名规划管理骨干,量身定制并讲授《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的实践探索和反思》课程。这堂“规划大讲堂”内容翔实、案例生动、互动热烈,真正做到了让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知识赋能”让规划大讲堂“实用”又“管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对新时代乡村规划理念的系统认知。
借力引智,赋能发展。张磊同志积极推动学术研究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6月,在他的精心组织与跨部门协调下,由金寨县智库专家、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苹同志领衔的《金寨县城市建设传承红色文化的系统性路径探讨》研究顺利完成结题论证。该研究为金寨县在城市建设中系统性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其提出的“红色文化价值转化模型”已纳入县智库专家咨询典型案例,成为指导城乡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
专业执笔,绘蓝图赓续奋进促振兴
张磊同志以一名规划师的严谨和担当,将专业智慧深深扎根在金寨这片红色沃土。从城区宏大的枢纽规划到乡村精致的风貌节点,从图纸上的精心勾勒到工地上的躬身指导,他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专业赋能发展,真正做到把论文书写在金寨这块红色大地上。
从首任挂职的开拓者左光之,到宅改创新的实践者洪涛;从生态保护的坚守者聂玮,到规划引领的接续者张磊,十二载春华秋实见证了建大与金寨的深情厚谊。这段校县合作的佳话,既是金寨从革命老区向现代化县城华丽蜕变的生动注脚,更是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典范案例。学校党委将持续以金寨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县、“两山”理论践行先进县、乡村振兴样板县为目标,通过建立常态化、项目化、长效化合作机制,深化校县协同发展,为绘就老区振兴画卷贡献建大力量。(图文:杨雨婷、张磊;一审:聂玮;二审:王佳佳;三审:吴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