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5-09-30作者:浏览:30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学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行业特色高校培育单位、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优秀教学管理集体、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

学校现有1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个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硕士、博士生导师900余人;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

一、招生计划专业

我校2026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1040人(全日制989人,非全日制51人)。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终推免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学校将根据录取时的具体情况,对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进行适当调整并及时公布最终招生计划。

各学院招生专业及计划详见《安徽建筑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参考书目)》。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二)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名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报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123各项的要求。

2.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相关学业要求,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

未涉及的其他报考情况、报考条件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准。报考条件如有变化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准。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报考点安排具体见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网上报名公告。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1016日至10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1010日至1013日,相关工作安排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每日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

3.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4.报名期间,网上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以下简称“学信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避免错误填报。未查询到学历(学籍)的考生应及早进行学历(学籍)认证。

5. 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等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

2. 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材料。考生按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考生应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网上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初试

(一)初试科目

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 100 分、100 分、150 分、150 分。

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专业学位,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 200 分、100 分。思想政治理论在复试中考核。

我校各专业的初试科目设置详见《安徽建筑大学 2026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二)初试时间

20251220日至21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1220 日上午 8:30-11:30 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

1220 日下午 14:00-17:00 外国语;

1221 日上午 8:30-11:30 业务课(一);

1221 日下午 14:00-17:00 业务课(二)。

五、复试

复试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由我校各研究生招生学院按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和具体实施,并在复试前通过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各研究生招生学院主页向考生公布。

(一)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我校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具体要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二)考生报考资格复审于复试前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律不予复试、录取。复试前将对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或学生证)、学历(学籍)认证(验证)报告等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考生持在国(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三)复试一般包括专业复试科目测试、外语(含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能力面试三个部分。具体复试内容、方式和程序等信息详见校内各招生单位复试阶段公布的复试录取实施方案。不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五)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阶段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定向与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录取标准相同。具体可参阅我校于复试前公布的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录取规定。

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未参加复试或复试不合格、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提供虚假信息、已接受其他学校待录取通知者,不予录取。

、联合培养

我校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采用“两段式”培养,第一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学校完成,第二段为学位(毕业)论文阶段,在联合培养单位完成。此外,我校每年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等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进行联合培养。

八、学习方式、修业年限和学费标准

(一)学习方式

2026年我校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修业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学费标准

1.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

 ①会计硕士:学费15000/·

 ②公共管理硕士:学费15000/·

 ③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11000/·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如下:

 ①会计硕士:学费15000/·

 ②公共管理硕士:学费15000/·

 ③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11000/·

学费如有调整,按上级主管部门最新核准标准执行。

、奖助体系

(一)学校实施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国家奖学金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在籍研究生,标准为硕士研究生20000/(生·年),名额由教育主管部门分配;学业奖学金按《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办法》及各学院评审细则执行,一等学业奖学金获得者当学年可享受12000/生;推荐免试录取新生,第一学年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全脱产)在校在籍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标准为硕士研究生6000/(生·年)。

(二)学校实施硕士研究生“三助”政策。我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具体岗位津贴发放依据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三)学校设有由社会团体和个人出资设立的奖学金,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

具体情况以当年学校资助政策为准。

十、毕业就业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通过规定的课程考核或者修满相应的学分,完成学术研究训练或者专业实践训练,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学校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校颁发学位证书。详情请查看《安徽建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如有变化,以最新文件为准。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一经录取后,不得变更录取信息中的就业方式。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十一、其他说明

(一)全日制硕士生在基本学制内,学校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安排住宿;非全日制研究生学校不安排住宿。住宿政策如有变化,按学校最新规定执行。

提醒广大考生报名注意报考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确定后不得改变。

(三)原则上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明确定向就业单位。

我校实行“硕博连读”制度,每年选拔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复试和录取办法等其他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制定。

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题及复习资料。

(七)其他招生政策以《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为准,国家招生政策如有调整,我校将及时在学校研究生院官网予以公布。

(八)为帮助考生了解我校招生政策,欢迎关注我校研究生https://www.ahjzu.edu.cn/yjsc,查询相关信息,可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联系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紫云路292号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30601  单位代码:10878

联系电话:0551-63518485  联系人:马老师

Email: yzb@ahjzu.edu.cn

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见附表。


安徽建筑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5930



 附件:

安徽建筑大学2026年研究生招生单位咨询联系方式

系所码

招生培养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01

土木工程学院

代老师

0551-63828212

002

建筑与规划学院

左老师

0551-63521383

003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陈老师

0551-63828125

004

经济与管理学院

康老师

0551-63828246

005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朱老师

0551-63828175

006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肖老师

0551-63828150

007

数理学院

李老师

0551-63828134

009

艺术学院

王老师

0551-63513117

010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秦老师

0551-63828221

011

公共管理学院

胡老师

0551-63513037

013

联合培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谷老师

025-5823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