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学院)陈晋:夯实生源质量 讲好建大故事

发布者:徐军发布时间:2025-10-29浏览次数:10

陈晋,中共党员,现任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学院)招生办副主任。他投身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21年来,曾多次荣获各类荣誉,如安徽青年报在皖招生宣传先进个人(两次)、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次)、校优秀共产党员(两次)、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两次)、校优秀工会工作者(四次)、校新闻宣传先进个人(两次)、校优秀新媒体管理员等,累计获奖20余次。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高招成果省内、业内双双领先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线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陈晋同志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他长期加班加点,年均加班超过300天,暑期基本无休,高质量完成多项教学管理工作。其主要业绩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招生成绩显著。面对行业发展和头部院校扩招的影响,他多措并举,推动学校录取分数线逆势攀升,使学校生源质量在全国土建类高校及安徽省属高校中均位居前列,稳居省属高校前六名,并实现全国各省份基本进入一本招生。学校成为省属高校中唯一连续两年无征集志愿的高校。二是推进招生培养模式创新。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她积极推动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展国内首个跨省联合学士学位招生项目,“校企合作班”等新模式持续发挥成效。三是积极参与省级与校级教育教学工作。受省教育厅、考试院委托,他承担全省高校招生章程审核工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安徽省专升本制度文件编写专班;起草学校“五育”工作方案;多次承担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主旨材料撰写任务。他累计组织各类国家级考试50余次,均实现零差错;长期负责安徽省高考数学科目评卷、全国研考初试等重大考试组织工作,均圆满完成,获得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省教育厅、省考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主要成员参编全国高校英语教材思政教案,已出版两册,将我校课程思政经验推广至国内多所兄弟院校。担任教务处党支部副书记期间,参与编写的《根植徽匠精神,熔铸红色基因——安徽建筑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创新模式探索宣传育人,“八位一体”融媒体矩阵成效显著

陈晋同志有效拓展本职工作范围,创新探索实践宣传育人、管理育人。一是构建多元宣传平台。他打造了集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抖音号、B站号、小红书、知乎号于一体的“八位一体”宣传矩阵,年均发布视频50余个、推文200余篇,年度访问量超百万人次,成为省内高校中覆盖面最广、运营最为活跃的新媒体集群之一。二是推动宣传层次提升。他作为主要参与人编导拍摄的宣传作品,曾代表全国土建类高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播出,相关宣传片获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发布,实现学校外宣工作的历史性突破。三是取得丰硕传播成果。宣传育人阵地建设成效明显,年均在省教育厅、省考试院等省级主管部门官网、官微发布作品20余次,单篇最高阅读量突破10万,位居省内高校首位。他牵头开设抖音直播间等服务新平台,首日访问量达26.8万人次,累计观看量逾500万人次,点赞量超30万次,有效传播建大声音,荣获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化招生创新奖”。

践行服务育人理念,多项举措获省级媒体关注

陈晋同志认真践行教育家精神,始终以群众满意度为工作标准,努力服务广大考生。一是深化校地、校际交流。他积极推动学校与地方教育部门、示范中学的合作,成功承办苏皖两省招生考试论坛、安徽省“外教社杯”教学大赛等重大活动;落实县中托管帮扶要求,定期举办校园开放周、开放日,邀请中学师生来校交流,将“我为师生办实事”落到实处。二是常态化服务师生需求。他长期组织培训由200余名教职工组成的“建大招宣团”、300余名学生组成的“建大招宣志愿者团”,每年赴省内外200余所中学送讲座送咨询,年均服务师生逾10万人次,获得地方中学、招办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展现了建大人业务精湛、服务热情的良好形象。三是推进管理服务创新。他根据考生需求积极改革,近三年先后上线4项教学管理系统,开发招生管理服务小程序,全天候招生咨询信箱与热线,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近三年来,其服务工作成效被学习强国、中国网、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新安晚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及安徽省教育厅专题报道20余次,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

立足新阶段,持续为提升生源与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得时无怠,与日为新。在新时代高考改革深化、学科专业持续优化、招生培养一体化推进的背景下,陈晋同志将继续做好学校生源质量提升、对外宣传服务和教育教学工作战线的一颗螺丝钉,行稳致远,久久为功,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生源和人才培养质量躬行实践,为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深化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教务处(招生办、创新创业学院);一审:陈雪芹;二审:马巍;三审:吴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