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1日下午,安徽建筑大学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大学校长座谈会在我校紫云路校区徽风楼会议室举行。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大学校长谢戈列夫・德米特里教授、萨科维奇・伊利亚教授、谢戈列娃・阿娜斯塔西娅教授一行应邀出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国军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科教授,以及本科生院(创新创业学院)、研究生院、科技处、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杨科主持。

座谈会上,蔡国军对俄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俄两国高校的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2018年两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以来,双方在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自2023年起,两校连续三年共同举办建筑设计作品展及国际联合工作坊,推动中俄建筑教育交流不断走向深入。他强调,安徽建筑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国际教育合作平台。

蔡国军还重点就深化两校合作提出明确方向与具体路径。他表示,俄方高校在建筑与土木工程教育领域成就卓越,是学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当前,多名俄方学生在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交流学习,展现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双方拓展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希望双方从三个方面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一是拓展合作领域广度与人才培养深度,在现有交流基础上,实现学生互访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全层次,同时加密教师互访频次,扩大学生交流规模,探索联合培养和学位互认机制,推动在建筑学、土木工程、智慧建造等优势领域的深度合作,形成多学科协同合作格局;二是丰富合作形式与提升合作层次,除持续举办中俄建筑设计工作坊外,共同搭建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平台,加强教师互访与科研协作,促进前沿理念碰撞,聚焦建筑遗产保护、可持续设计、城市更新等重点方向开展联合研究,并积极联合申报中俄两国政府层面合作项目,以项目为牵引凝聚科研合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品牌;三是探索长效合作机制,密切关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政策与要求,积极推动两校联合筹备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向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模式升级,让更多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两国建筑领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谢戈列夫・德米特里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高度评价了我校在土木建筑教育、徽派建筑研究等领域的突出成就。他表示,两校多年来的合作根基深厚、成果显著,充分体现了中俄高校在教育理念、学术研究上的高度契合。俄方高校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与安徽建筑大学的合作,积极响应双方提出的合作愿景,推动师生互访、科研联合、人才共育等方面的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共同为中俄教育文化交流搭建坚实桥梁。他对我校提出的相关合作方案高度认可,认为这些举措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既整合了双方核心优势资源,又聚焦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关键需求,俄方将尽快组织相关院系与部门对接。
座谈交流环节,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双方校领导提出的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具体事宜展开深入探讨,在多个领域达成重要共识,为下一步签署具体合作协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最后举行了礼品赠送及合影留念仪式。蔡国军代表学校向俄方代表团赠送了由建规学院“新徽匠学堂”师生团队联合开发、获安徽省徽派建筑重点实验室学术支持的《乐・在徽州》积木原型。该积木融合建筑类型学、3D 扫描、AIGC 等前沿技术,将徽派古村落保护传承与科技手段有机结合,既是生动还原徽州民居风貌的文创作品,也是传播徽派建筑文化的科普教学工具,先后获省领导肯定并在徽学学术大会上交流展示,成为衔接传统与未来、搭建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创新媒介。俄方代表团对这份承载着深厚文化内涵与合作诚意的礼品表示高度赞赏。
此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是安徽建筑大学深化国际教育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巩固了两校的传统友谊,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与路径。未来,两校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持续深化在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携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人才,为推动中俄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建筑教育创新贡献智慧与力量。(文/图:刘珺珺 王思捷;一审:李欢;二审:黄静;终审:丁湘)
编辑:蒋芮;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