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培研究生入驻仪式暨系列协同育人活动纪实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5

本网讯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为高校跨区域协同育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安徽建筑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立足自身学科优势,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跨校联合培养新模式。近日,两校围绕2024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入驻事宜,开展了系列协同育人活动,从机制优化到学生服务,从资源整合到模式创新,全方位推动跨校协同育人落地生根,为长三角高校合作树立了新典范。

159名联培研究生正式入驻  两校开启长三角跨校协同育人新实践

安徽建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级联合培养研究生入驻仪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科出席。杨科强调,两校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土建与气象学科优势互补,探索“顶天立地”跨校协同模式。仪式前,双方校领导实地走访科研生活场所。159名研究生以“土建+气象”学科交叉背景开启联培新征程,标志着两校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跨校协同育人模式落地见效。

直击堵点痛点  两校召开联培专题会议共商育人机制优化

共建办协调两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进行深度沟通,围绕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导师选派等关键环节反复研讨,直击堵点痛点,先期积极谋划解决方案。两校分类召开本硕联培专题工作会议,针对课程衔接断层、导师协同薄弱、资源分配不均等实际问题,聚焦课程体系贯通、导师团队共建、跨校管理协同三大议题,形成“问题梳理-对策研讨-路径规划”的闭环工作方案,为联培质量提升筑牢机制基础。

从座谈会到办实事  我校建立联培学生诉求全流程响应机制

为保障两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顺利入驻,共建办与南信大园区紧密对接,梳理入驻流程,明确关键环节,协调做好学生入驻前后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及活动安排,同时督促园区完成实验室、宿舍等硬件设施的修缮与调配,保障学习生活环境。在园区连续组织本硕联培学生座谈会,现场收集课程进度、生活适应等3大类12项诉求。相关部门即时明确责任专员,建立“问题清单-解决方案-跟踪反馈”机制,承诺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以“即提即办”的务实作风解决学生关切。

校际合作再升级  我校牵头构建高质量联培育人体系新格局

系列活动推动两校形成“安徽建筑大学主导引领、两校资源深度融合”的联培新模式。下一步,我校将重点推进培养方案迭代、优质资源整合与管理机制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高校跨学科协同育人标杆,为服务国家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等战略需求,持续培育“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推动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黄路;一审:黄路;二审:丁益;三审:陈剑锐)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