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25日至4月27日,“第二届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隆重举办。论坛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东南大学等单位承办。论坛面向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地质环境日益复杂,对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安全运营提出严峻挑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国家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线性工程领域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与韧性水平,积极助力我国线性工程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来自72家单位的181位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会,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学院张艳、陈瑞锋及刘薛宁等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刘松玉主持,刘松玉教授简要介绍了大会的与会嘉宾,会议背景和筹备情况。论坛主办单位领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郑国光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代理秘书长杨军教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交通分会理事长张玉芳研究员先后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的举办意义重大,希望本次论坛能够汇聚行业内外智慧,推动前沿科技成果的协同创新与工程应用,为我国线性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承办单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马涛教授代表学校和学院,对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21位来自高校与企业的领域专家做特邀主题报告,涵盖滑坡与边坡稳定防治、极端环境下路基与填方设计、绿色低碳智能化建造技术、监测预警与智能识别、应急抢修与韧性提升、高速公路改扩建与生态治理新技术等前沿课题。现场互动热烈、讨论氛围浓厚。参会代表还考察了南京市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惠明大道综合改造工程,及全国首家地下空间科普馆。
本次论坛为从事工程地质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搭建了一个高品质的学术平台。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加强了学校教师与线性工程地质领域相关高校、科研单位人员的深入交流,有助于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文/图:陈瑞锋、张艳;一审:叶训;二审:陈东;三审:王媛)
编辑:李欣;二审:谢炜;终审:徐庚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