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风采】 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支部:以青春之我,书写时代答卷——土木学院2018级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工作纪实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5-12浏览次数:565

编者按:青春是什么?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不同的回答。一百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安徽建筑大学,也有这样一群学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描绘出青春该有的模样。

20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是一个团结向上、不断进取、与时俱进的团体,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团支部积极认真地完成了上级团委布置的各项工作,带领组织内的团员以及同学们开展了大大小小、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团支部现有团员48人,团干部4人,班级同学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在2022年严峻的考研形势下,班级50人,报考46人,最终考研录取31人,录取率达62%班级曾获2018-2019年度先进班级、2019-2020年度先进班级、2020-2021年度先进班级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共青团建团百年之际获评“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以党建促团建 健全组织体系    

20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学校、学院党委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团委、广大青年及全体团干部的大力支持下,20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不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赓续传承“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血脉基因,始终秉持“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在哪里”的工作理念,主动作为、真干实干,持续为学校“一流专业”建设和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贡献青春力量。

团支部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圆满完成团组织换届选举有关工作,团支部的组织力、引领力全面提升。积极践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并按时完成“青年大学习”、团费收缴、组织推优等工作,帮助团员牢固树立“听党指挥,紧跟党走”的意识。努力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坚持以学习为第一要务,定期组织召开支委会、支部大会、小组会,学习最新文件精神,夯实理论基础。开展团员民主评议、交流座谈会等,引导团员青年为家乡发展提建议话思路,通过交流切磋达到思想碰撞的效果。

强化政治引领 筑牢思想之基

紧跟伟大的党,铸造青春荣光。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一直是18土木三班团支部常态化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活动筑牢思想之基,使团支部更具战斗力与凝聚力。

2018年入学之际,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团支部举办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团建活动、走进自然,让彼此之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18土木三班开展“我和国旗同框”主题团日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内心的爱国热情。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要求,培养青少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8土木三班团支部利用暑假,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通过团员分享每个基地,讲述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相互感受走访时的感慨与热血,共同回忆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

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重温革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18土木三班团支部响应号召,开展“劳动教育”“学习强国双人对战大PK”“书信寄英雄”等主题团日活动。2022年寒假,18土木三班团支部开展“我眼中家乡的变化”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身边的老党员、发现旧地新貌、体会中国新年的传统习俗等方式,感受时代发展的强劲脉动,聆听大国前行的铿锵足音,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进力量。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18土木三班将不断丰富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工作,坚持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将继续继承和发扬团支部的精神。

坚持志愿服务 践行责任担当

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坚持“青春跟党走,奉献我先行”的行动理念,积极参与学院学校以及社会各项公益奉献活动。

2021年的金秋十月,为协助本校公管学院、经管学院和艺术学院搬迁工作18土木三班团支部主动响应学校号召,争当“搬迁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向全体团员发出倡议书,号召本支部学子争先创优展风采。倡议发出后,仅一天就有3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远超分配人数。很多团员本着“我是团员我先上”的精神,多次报名参加搬迁志愿者工作。连续三次参与志愿者工作的汪一文同学说“我们应该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为同学们做榜样,多帮助他人,多做贡献,这是作为一名合格团员的责任与义务。”

2020年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一封封土木三班同学的请战书,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同学冲锋在抗疫最前线。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同学们也穿上“红马甲”投入到志愿服务工作中,让“团旗红”绘就青春底色,让青春力量奔走在抗疫一线。18级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的徐焱明同学在安庆市白帽镇朱铺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下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每日录入村民健康信息,成为了他的寒假日常。以及团支部常家乐同学在陕西西安老家充当疫情防控“宣传员”,站岗巡逻,他坦言:“志愿工作累并快乐着,这是对入团誓词的践行不管在哪,不管何时,身为一名团员,自然要冲在一线,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同学们在疫情中不断思考、不断成长,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需要青年人出列的时刻,勇敢站出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用奋斗的青春唱响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加强学风建设 促进成长成才

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学风建设,促进班级同学共同成长成才是18级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的共同目标。2018年入学后的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有49人一次性通过四级考试,世上并没有什么幸运,只是努力的程度不一样而已,三班同学都坚信这一点,平时积极备考,早晨集体听听力,傍晚时分,朗朗读书声从自习室传出,以及四级考试前的集体模拟训练,在考试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绩就是我们努力的结果。在校期间,班级共获得6次国家励志奖学金、4次社会奖学金、2次新生奖学金、1次校长奖学金、56次校奖学金;获得国家级奖项3次、省级奖项11次、校级奖项51次,其中徐焱明、史俊超等同学曾获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个人三等奖、团体三等奖等。除了专业知识过硬,在日常校园体育中支部团员也屡获奖项,如:刘旷曾获安建大2018年羽毛球新生杯第三名等。支部团员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类比赛立项中曾获省级奖项6次、校级奖项12次。如:江涛同学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铜奖、徐旖妍同学在“创新筑梦 创业建大”创新创业征文活动获二等奖、汪一文曾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三等奖等。支部团员曾申请专利2次,发表论文于期刊2次。积极投身于专业学习,科研创新。如:王自强在《城市建筑》期刊发表论文、汪一文在《城镇建设》发表论文等。

三年多来,18土木工程三班团支部在学校、学院党委和共青团各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基层团组织力量,将学习、服务、奉献作为在校生活的主题,讲团结、讲奉献,努力提升团支部的“三力一度”。未来,也将继续感恩奋进,躬身实践,珍惜荣誉,再立新功。(文/图:范瑾;审核: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