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18日,校党委书记,校长方潜生以“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为题,在南校区综合实验楼二楼报告厅作形势政策报告,全校副处及以上干部、全体党支部书记参加报告会。
方潜生阐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重大意义。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包括“三个必须”“三个不能”“三个坚定不移”“七条道路”“五个振兴”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要统筹谋划,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问题,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
方潜生回顾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取得的重大进展。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从两年的实践来看,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不断加速,全国各地积极动员部署,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表、路线图,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程度、推进程度和改革措施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振兴开局总体呈现良好势头。
方潜生总结了我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校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发挥专业优势,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支持组建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枞阳、桐城、潜山、祁门、怀宁、庐江、宿州等多县市,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及指导乡村振兴建设、贫困户危房鉴定、人居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承担了我省乡村振兴方面项目56项,产学研经费共计3000余万元。负责庐江县全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县216个行政村5705个自然村的初步分类,为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已建成庐江县罗河镇鲍店村黄山寨田园综合体,万山镇长冲村、河东村,汤池百花村等一批示范点,9月22日,省委领导信长星、虞爱华、宋国权等一行考察庐江县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对安徽建筑大学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
方潜生表示,学校和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将继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实主题教育,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文/图:李成龙 姚婷婷;审核: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