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齿轮廿一日,精磨习惯铸新程 ——机电学院新生成长营开启育人新篇

发布者:叶少宝发布时间:2025-11-07浏览次数:10

本网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二十一天,是行为养成的一个周期,是品格淬炼的一段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10月,机电学院紧紧围绕“五育并举”育人方针,以“自律为齿、理想为轴、奋斗为轮”为理念,创新实施“红色齿轮新生成长营”21天养成教育。该计划以“从打卡到自觉、从他律到自律”为核心路径,系统引导2025级新生完成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的关键转变,让优良习惯内化为自我成长的持久动力,为青春篇章烙下鲜明的“机电烙印”。

精磨学风齿轮,筑牢成才之基

课堂之上,“‘易’起向前”前排就座计划持续推进,教室前三排成为同学们专注学习的首选区域。课前铃声未响,这些座位便已座无虚席。2025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徐可同学表示,“如今,能够坐在前排已成为同学们引以为荣的事,这不仅拉近了我们与知识的距离,更体现了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

为营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学院同步推行“‘易’起专注吧”45分钟文明课堂行动。各教室设置的“手机休息站”获得同学们积极响应,课前自觉存放手机已成为普遍习惯,课堂专注度与教学效果同步提升。

学习的热潮更从教室延伸至宿舍。通过“‘易’步一脚印”21天学习圈活动,各寝室成功转型为互助共进的学习空间。2025级自动化专业的胡国超同学分享:“我们宿舍组建的‘高数攻坚小组’,让每晚的‘每日一题’成为最令人期待的学习环节。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从个人的努力转变为团队的探索,大家在讨论中共同进步。”这种朋辈互助的学习模式,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增进了同学情谊,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学习生态。

淬炼行为轴承,涵养立身之德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术诚信到生活规范,于细微处涵养新生的文明气质与责任担当。

一场庄重的“诚信承诺”宣誓仪式上,全体新生高举右拳,以铿锵誓言许下对学术道德的坚守。诚信承诺墙上的郑重签名,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学术生涯的初心烙印,为未来的求学之路标定清晰的道德航向。

寝室之中,围绕《寝室文明公约》的民主协商广泛开展。同学们就作息安排、内务整理、学习计划等议题展开讨论,在协商与包容中达成共识。公约的制定过程,成为新生学习集体生活、践行自我管理的重要一课,让和谐有序成为寝室生活的鲜明底色。

食堂里,“餐盘回‘家’”行动已蔚然成风。同学们用餐后自觉送还餐盘至指定回收处,这一简单举动背后,是对公共责任的自觉担当,也是对劳动成果的真诚尊重。文明就餐的新风尚正在形成,展现出机电学子日益提升的综合素养。

校准作息飞轮,积蓄奋进之力

晨曦初露,“安建大的早晨”打卡活动已然开启。晨光中,琅琅书声与奔跑身影交织,同学们以饱满状态迎接新的一天。夜幕降临,“晚安,机电人”倡议温暖延续。晚上十一点,寝室陆续熄灯,同学们自觉放下电子设备,为明日的拼搏养精蓄锐。“规律的作息让我白天精力更充沛,学习效率明显提升,”2025级姜鹏凯同学感慨,“和室友一起养成好习惯,让我们的集体更有凝聚力。”

从晨光中的琅琅书声到夜色里的静谧安眠,有序的作息不仅优化了时间管理,更培养了自律意识,为四年大学征程注入了持久的奋进动能。

强化体魄引擎,澎湃青春动能

学院将强健体魄视为支撑学业发展、赋能终身成长的核心引擎,通过多元化体育活动,引导新生在运动中淬炼意志、凝聚团队。

“乐跑建大”打卡活动以班级里程排行榜激发锻炼热情。清晨的跑道、课后的校园,随处可见同学们奔跑的身影。2025级工业设计专业徐皓扬同学说:“相约跑步既熟悉了校园,更拉近了同学距离。”各宿舍自发组建的“乐跑小分队”,让跑步成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纽带。

随后的“机电新生趣味运动会”将体育锻炼推向高潮。同学们在协力竞走、团队跳绳等趣味项目中挥洒汗水、默契配合,欢笑声与加油声此起彼伏,充分展现出机电学子团结进取、昂扬向上的青春风貌。

从烙印到自觉,齿轮传动新时代

廿一日烙印,定四年机电情,铸一生徽匠心。21天的“红色齿轮新生成长营”虽已收官,但它所点燃的自律之火与内生动力,正驱动着新生持续向前。从初期的“要我做好”到如今的“我要做好”,良好的习惯已升华为无需提醒的自觉。

2025级机电新生正以自律为齿,紧密咬合每一日的奋斗;以理想为轴,坚定指引成长的方向;以奋斗为轮,滚滚向前。他们必将在青春的征途中校准航向,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传动不息,贡献出磅礴的机电力量。

(文/图:侯亚伟、杨慧、花文祥、江双、叶明凤、王柏涛;一审:瞿浩;二审:何鹤立;三审:叶少宝)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紫云路292号

版权所有: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