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优秀教师刘静:在机械星空中点亮创新之光

发布者:叶少宝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3

刘静,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工程图学教研室专任教师。自2010年到校工作以来,深耕制图教育沃土,主持科研项目、践行教学改革、指导学生斩获国家级赛事奖项,先后获评安徽建筑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等荣誉,用实干诠释着 “严谨治学、倾心育人”的初心。

科研为刃,劈开学科壁垒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解决真问题。”这是刘老师常挂嘴边的话。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她始终瞄准行业痛点,以科研为刃持续探索。经过不断努力,她的研究为低照度环境下的驾驶安全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技术路径。为获取不同场景下的真实数据,她带着学生在暴雨中坚守测试路段:雨水影响操作,就为设备套上塑料袋;深夜气温低迷,便在车厢里坚持整理数据。一次为捕捉驾驶人对突发强光的应激反应,她顶着烈日在长下穿桥出入口连续工作多日,最终收集到300多组有效数据。她对学生们说:“数据关系到研究结论,必须严谨。”

教学为桥,搭建成长阶梯

“机械制图不是冰冷的线条,而是工程师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在机械制图课堂上,刘老师总能把抽象的三视图讲得生动鲜活。作为教研室的教学骨干,她深知工科教学既要“解惑”,更要“授渔”。从教多年来,她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推出“建模仿真+实体模型”双向教学法: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还原工业零件的内部结构,再让学生亲手拆装实体模型,使原本枯燥的制图课变成了“解谜游戏”。她的教学创新不止于课堂,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她探索出“任务分阶教学法”: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模仿-纠错”任务,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布置“创新-优化”挑战。2024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小王曾对复杂机械结构望而却步,刘老师为他量身定制“每日一图”计划,从画扳手到设计简易机械臂,一步步引导,最终帮助他在(未来的)省级成图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她在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均荣获二等奖。在学生评教中,“有趣”“化难为简”“有温度”成为高频词,这些认可正是对刘老师教学方法最直接的肯定。

赛事为镜,映照育人初心

“比赛是练兵场,更是成长的催化剂。”近三年,刘静老师带领学生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成图大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8项,连续三年被评为赛事“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第十七届全国大赛前,机械专业学生小张因三维建模精度反复不达标而信心受挫,刘静发现他空间想象力强但细节处理粗糙,便每天单独辅导,针对每个问题细细讲解,帮助他夯实建模基础。最终,小张的数字化创新设计获得了国赛二等奖。但她的指导不只追求奖项,更强调未来的工程师要牢记“图纸即责任”的严谨。正如获奖学生所说:“刘老师教我们的不只是画图,更是工程师的责任。”

从科研实验室到三尺讲台,再到备赛训练室,刘老师用15年的坚守证明:一名合格的工科教师,既是破解难题的研究者,也是点亮思维的教学者,更是培育栋梁的引路人。如今,她培养的学生有的已成为车企研发骨干,有的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而刘静自己,依然在教学与科研的征途上探索不息——因为她深信,每一条精准的线条里,都凝结着学子对专业的理解,每一组严谨的数据中,都承载着教学与科研互促共进的可能。

(作者:机电学院;一审:瞿浩;二审:刘伟;三审:叶少宝)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紫云路292号

版权所有:安徽建筑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