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雯
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地节日气氛日渐浓厚。在这阖家团圆时刻,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安全生产防范工作,河北、福建、四川、山东、江西等地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及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全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及企业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全力抓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全省各地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做好建筑业企业管理工作,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工期,最大限度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和聚集。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明确,全省各地要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特殊情况应急处置相结合,根据疫情形势,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督促指导用人单位引导务工人员错峰离岗返岗,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确有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向所在社区(村)、所在单位登记、报备,返回后第一时间主动报告,配合落实核酸检测等管理要求。建筑工地进出人员要进行体温检测,并做好登记,保持人员聚集场地清洁卫生。要加强废弃口罩规范管理、隔离点周边生活污水排查以及隔离点供水、供气保障等常态化管理工作。疫情低风险城市公园要加强环境卫生保洁、公共设施消毒。同时,要实行“错峰、预约、限量”入园。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工作,并提示游客佩戴口罩。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红色物业建设,做好小区、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消毒消杀、通风换气、体温检测工作,对电梯、门把手等高频次使用设备,每日定期擦拭消毒,并积极协助街道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出,要加强在建工地人员动态监控,防范人员聚集,加强自发活动安全管理,办公场所、会议室、生活区域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应定期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安全。工地食堂应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严格执行卫生防疫规定,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
持续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强化在建工程安全监管。各地要开展春节不停工房屋建筑市政项目全覆盖检查,以工业园区的在建工程和危大工程为重点,督促参建各方主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管理人员“人在岗、心在位”,坚决杜绝顶岗作业,坚决杜绝野蛮施工,坚决杜绝抢工期、赶进度和违章冒险作业等行为。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未到位以及不符合施工作业条件的,要坚决停工;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坚决依法顶格严惩。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强调,要高度重视春节期间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督促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对工地现场进行全面自查自纠,毫不放松地抓好脚手架、模板支撑、深基坑支护、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管控,严防违反专项方案规定冒险作业。加强作业人员安全用电和防火教育,严禁在工地现场燃放烟花爆竹。切实落实带班值班制度,作业期间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必须在现场值守监督。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全省各地紧盯危大工程,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对节日未停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做好冬季施工防冻、防滑措施,严格易燃易爆品管理、动火作业管理和农民工住宿区安全管理,严密防范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倒塌、基坑坍塌、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等事故,严禁转包和未经科学评估论证压缩工期行为,坚决防止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引发事故。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措施,加强危大工程排查整治,强化对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的检查。做好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检测、维修、保养、自检工作,对停用的机械设备,要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配电箱,安全装置要制动到位、齐全有效。加强现场消防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提高作业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切实保障市政设施运行安全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各地要督促燃气企业落实防冻、防火、防爆、防泄漏、防静电等风险防控措施,加强油气储罐、管线安全监管,严防极端天气造成设备、设施和管线冻裂导致泄漏引发事故。要完善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综合管廊等重点区域防护措施,落实恶劣天气应对措施,做好重要时段、重点路段管控工作。要加强生活基础保障设施的安全巡查,特别是冬季防冻巡查检修,保证重要时段供水、供暖、供气、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转,确保节日民生需求,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要求各地要督导市政设施管养单位加大对城市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督导供水企业做好水质检测工作,督导燃气企业严格对储气站(罐)、阀门、管网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强化餐饮场所及大型综合体用气安全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督导供热企业开展热源、热网、换热站和管网等设施隐患排查整治。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强调,要加强对热源厂、换热站、天然气场站、水厂(加压站)、水气热管线等设施设备巡查巡检和安全保卫,强化燃气安全、水质达标、供热保暖措施,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做好气源、煤源供应保障,严格落实“压非保民”措施,加大对自建供水设施排查整改力度,保障城镇居民用水用气用热需求。
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