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突出规划引领“先手棋”。全面完善古城规划建设体系,邀请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先后编制《滁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滁州市遵阳街、北大街、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科学规范古城规划建设行为。
紧抓项目建设“硬手棋”。累计投入超10亿元,实施吴棠、章益故居修复、上下水关等7个文保单位修缮、太仆寺等8个历史地标重建等工程。启动北大街、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项目,重点围绕“1条基础设施网、2个示范片区、7个口袋公园、7个示范院落”,采取“微更新、微循环、微改造”方式开展保护修缮。
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棋”。针对古城“住房难”问题,深入走访做到“一户一方案”、“一院一设计”。针对古城“停车难”问题,充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新增停车位200余个。针对古城“排水难”问题,街区内全部实施雨污分流,新铺雨污水管网8公里。针对古城“安置难”问题,修缮保留350套民宅实行就地安置。
落稳资金保障“收关棋”。积极编报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并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专项债项目库,累计申请债券融资14.5亿元。争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专项用于金刚巷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同时将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修缮工程列入财政保障计划,一期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