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传媒网
2019年11月,西安市全面启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和“断头路”打通、架空线落地等重大民生工程。4月8日,陕西传媒网记者对其中的“老旧小区改造、断头路打通和架空线落地”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走访了明德门小区、航天北路、学府大道以及含光路部分路段通信架空线落地等民生改造工程,了解市民生活具体有哪些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
明德门小区北区预计9月底完工 养老托幼中心同步完成
明德门小区北区建于1993年,1996年入住,小区共有38栋多层,居住人口约0.8万人。居民主要是原棚改拆迁户和社会购房人员。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正在给外墙进行粉刷工作。据雁塔区住建局局长王闯介绍,该小区改造主要围绕楼道修整、修建漏水楼顶、集中供暖改造、通信电力线缆入管廊、新建停车场等工程展开,最终达到既好看、又好住的目的。小区改造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冬天来临后千余户居民也将会通上暖气感受温暖。
明德门小区北区外墙粉刷 袁梦初摄
记者了解到,复工复产后工程已开始对30栋楼进行外墙保温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8栋楼的防护网拆除及外墙保温施工,38栋楼的窗户加工,4栋楼的窗户更换。此外,小区沿街商业真石漆喷涂完成70%;小区西南侧中央广场改造完成60%,污水管网改造完成40%,围墙改造完成50%,绿化种植树木269棵,空调归置完成1000余台。
王闯表示,明德门小区北区内将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建造养老托幼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养老、托幼、物业、社区服务四部分功能。中心建成后将为小区600多位老人提供日间照料、老年人活动室、老年餐厅等所需服务;同时,为孩子放学后提供学习场所,以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预计9月底与小区改造工程同步完成。
明德门小区北区工人师傅为居民换上新窗户 袁梦初摄
自建成后就入住在31号楼的79岁张永坚老人告诉记者,“改造工程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居住环境,家里的窗子加厚,暖气年底也会开通,水路电路全部换新,等养老中心建成后要去里面多活动锻炼身体。”
红会医院家属院改造 电梯增设在考虑中
“老年人上下楼梯不方便,我就希望装个电梯。”
“我不同意,我家在1楼,装了外置电梯就会影响了采光。”
记者在红会医院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看到了邻里之间谈及小区改造时出现的一幕。红会医院家属院位于西安市碑林区,于1984年建成。居住了451户的小区内共有七栋住宅楼,一栋物业办公用房,一个门房,一个自行车棚。“改造规划中暂时没有增设电梯项目,但小区居民相关问题反映的比较多,需要征求每户居民的意见以及考虑施工的可行性来进行具体规划。”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工作 袁梦初摄
据碑林区住建局局长张庆介绍,小区80-90年代末建成,未设计节能保温,楼梯墙面部分脱落,采暖管道、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屋顶太阳能等居民自行加装设备凌乱,电力、通讯架空线缆随意布置,这些问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小区户外健身活动场所设施不足,老人锻炼身体无处可去。“改造目的就是为了老百姓考虑,打造配套完善、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特色宜居的美丽家园。”
截至目前,小区1#、2#、3#、4#、5#楼外立面正在搭设脚手架,已完成80%;窗户防护网拆除完成60%,外立面保温完成50%,楼梯间改造完成70%,屋面原有隔热层和垃圾清理完成50%。6#、7#楼外立面改造完成20%,楼梯间改造完成60%,屋面原有隔热层和垃圾清理完成30%,预计在6月底全面完成改造工作。
记者获悉,目前碑林区待改造的老旧小区605个,改造建筑面积约700万平方米。2019年年底前已实施启动16个,约100万平方米。2020年底前改造完成583万平方米,占完成总量的83.3%。
断头路打通
航天北路预计2020年底通车 驾车省时15分钟
道路基坑清土现场 袁梦初摄
“该路段其中的300余米已完成机动车道通,剩余600多米正在施工。复工后为了加速施工进度,施工单位采取东西两侧同时出土、管道施工和土方外运交叉作业等措施,追赶了大约40天的工期。”,林杨说,“全段道路通车后,与东西南北道路形成‘微循环’,市民驾车出行较之前将节省约15分钟的时间。”
学府大道中段打通 260年古树留住“乡愁”
记者了解到,同样为断头路打通工程的长安区学府大道中段,自去年5月12日开工,已于今年4月6日建成通车。该路段西起城南大道东至滨河大道,道路全长960米,红线宽50米,双向六车道。
“中段打通后,对长安区市政道路互联互通路网格局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将有效缓解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长安区住建局局长吴海军告诉记者。同时,学府大道全段汇集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长安区九所大学,同时也连通了周边的樊川公园、鼓乐广场、长安公园、中央公园、糖果公园等多个公园,成为西安乃至陕西高校和公园最多的一条路。
在学府大道中段,路中间一棵十余米的古树十分醒目。据吴海军介绍,这是一棵有着260年历史的皂角树,原本长在水墨村的村口。在修路初期最早的方案里,为了保持道路的笔直是将树移走,但考虑到水墨村村民的“乡愁”与记忆,和当地百姓沟通后,最终保留这棵寄托了村民感情的树。同时,也体现了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
架空线落地
含光路通信架空线落地 减少城市“盘丝洞”“蜘蛛网”
定向钻施工接收口 袁梦初摄
据了解,北起南二环南至明德二路的含光路雁塔区范围通信架空线落地工程,道路总长2.7km,于今年3月10日开工建设,计划5月31日完成管沟建设,预计7月底全面完工。
雁塔区住建局建设科科长左腾告诉记者,本次项目为了不大面积开挖、最小化破坏人行道,将线缆主管沟设置在了道路中央绿化带内,主要采用定向钻的非开挖方式进行施工。“在施工中采取50米分段施工,减少道路交通压力;同时利用定向钻施工工艺,钻头从接收井拉通,避免道路大面积开挖。”左腾说,“空中通信线缆虽然施工成本低,但是长年的使用对城市空中造成污染,造成了‘盘丝洞’、‘蜘蛛网’,架空线落地有效地减少了这一现象,”
含光路碑林区范围通信架空线现状 袁梦初摄
记者获悉,在含光路碑林区范围通信架空线落地工程,北起环城南路南至南二环,全长2.26km,于2019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其中,环城南路至友谊路段计1048米,完成主管群820米,目前,正在进行剩余剩余主管群、过路和引接管沟建设;友谊路至南二环段计1215米,目前完成主管群800米,剩余415米,两段均计划今年5月20日完成管道建设。
建设东路(雁塔路~太乙路)通信管道工程维修竖井 袁梦初摄
建设东路(雁塔路~太乙路)通信管道工程共计1.181管程公里,于2020年3月9日开工,设计管孔数为11波。目前完成主管群700余米,剩余主管群、四道过路和引接约480米,计划管道建设2020年5月9日完工。管道建设竣工后,计划2020年7月底完成线缆拆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