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武汉,对于中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场大考。病毒是命题人,我们都是答题人。没有多少准备,我们都仓促赶考了。但是这次考试,我们只能赢,不能输。因为,武汉,输不起!中国,输不起!我们,输不起!
在这次赶考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恐惧——生与死的恐惧。但这场战“疫”,很多平凡的中国人,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温暖、感动与振奋。战“疫”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出“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让我们温暖。
战“疫”面前,最美“逆行”者不计生死,不计报酬的壮举让我们感动;战“疫”面前,全球华人积极行动起来,为受伤的祖国母亲献出的拳拳爱心,让我们倍感振奋。同样,战“疫”面前,安徽建筑大学的全体师生积极主动的工作和学习状态也令我们动容,也让我们看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一直在战斗。
这场战役终将结束,战“疫”面前或战“疫”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拥抱更美好的未来?我们想送给大家4个词: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惜时如金、休戚与共。
求真务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次大疫,给整个中国社会一次急刹车,也再次叩问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始终认为,一个没有情怀、没有担当、没有能力的人不能称为人才,更不是国家所倚重的国之栋梁!钟南山之所以高山仰止,成为国人心目中一座巍峨的大山,不仅仅是他的学识,更重要的是他的情怀与担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我们始终不要忘记,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真”,这个世界,唯“真”不破。当然,做真人很难,必须要求我们用真心、讲真话。求真意味着,我们始终跋涉在求知的路途中。做真人要堂堂正正,明明白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学,我们崇尚传真经,不能敷衍塞责,不能哗众取宠。管理,我们要严中有爱,稳中有序,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学习,我们要业精于勤,不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每个动作要实实在在,任何成绩,都不能有丝毫水分。所以,“真”的前提是什么?是家国情怀,是民族大义,这要永远成为我们的灵魂底色。
追求卓越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民族,都应该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刚健有为。无须讳言,这次疫情对于各行各业都有不小的打击,有些甚至是生死考验。适者生存,这符合自然法则。追求卓越,是生命的精彩;精益求精,是工作的精彩。敢不敢为自己确定更高目标,愿不愿咬牙追求更高目标,能不能漂亮实现更高目标:这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大数据时代,我们既要敞开胸怀海纳百川,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更要向时代学习。
一万小时定律的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始终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始终牢记“九层之台始于垒土”的训示,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枯燥的事情用心做。简单中见精彩,重复中塑功力。
惜时如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名言,耳熟能详。而在此新冠疫情特殊时期,一些同学,甚至是老师都把作息给弄乱了,这也印证了“知易行难”的道理。曾国藩说过:“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时间是公平的,上苍对每个人的恩赐都是每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就,所谓“积土成山”是也。
同学们,不管你是谁,时间对每一个人都平等的。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昙花一现,蜉蝣朝生暮死,都有过最美的一瞬。人的一生相对于万物的永恒来说,却不过是弹指一瞬。请相信时间是人生的淬火石,每一次风雨后,迎来的便是阳光,而只有那些善于管理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请相信,惜时如金,天道酬勤。
特殊时期,“停学不停课”,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将继续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弘扬“进德、弘毅、博学、善建”的校风,保持激情与动力。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每一位家长,在跨时空的环境中只有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共同完成好“在线学习”的任务,才不会辜负大好春光。
休戚与共
伏尔泰曾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国,给全国乃至全球的损失都是惨重的。这次疫情,留给我们的一大思考应该是“休戚与共”。我们今天这个时代,表面无序但是又深度关联。
2月9日,近6000人组成的多支医疗队,乘坐41架次包机陆续抵达武汉,这是疫情以来武汉机场迎接运输保障医疗队,人数最多的一天。他们来自辽宁、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福建等省(市),将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16个市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休戚与共,要求我们有共同的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才能一呼百应。信仰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时空在不断地压缩与变幻。一时不生长,我们就会成为一世的侏儒。我们信仰价值贡献。贡献,既是过去式,更是进行时。我们敬畏历史,但我们更看重、更激励当下与未来的价值贡献。贡献,不是索取,而是对他人、对组织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脑子想的,而是双手做的。
我们党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既信奉马克思主义,也信奉学生本位主义。这是我们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走好学生本位主义,我们就要把我们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根有魂的老师,把学生培养成有根有魂的社会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扬螺丝钉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执行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要为组织为社会传播正能量,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要做自我、组织的引擎,如同现在的高铁,每一节车厢都是发动机,打造“命运共同体”。
后记
2020年,注定很艰难,也注定不平凡。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百倍的勇气,“催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坚定的自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看见未来的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们坚信:翻越崇山峻岭,就能纵马宽阔平原;度过冬天的寒冷,就能迎来春天的万紫千红!风雨过后是彩虹!让我们张开有力的双手,拥抱明天吧!迈开健壮的脚步,奋力奔跑吧!
(土木学院辅导员 程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