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公管学院胡安琪和马志两位教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与鲜明的课程特色,分别荣获新文科中级组二等奖和课程思政中级组三等奖。
本届大赛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采用校赛、省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全国共有12.7万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名教师参加省赛,588门课程入围全国赛。大赛共评选出教师(团队)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优秀组织奖21项。
在新文科中级组的比赛中,胡安琪教师(团队)围绕“民法分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大“真实问题”——民法知识与应用情境脱节、批判思辨训练不足、前沿技能实操薄弱等问题,系统构建了“情境嵌入—思辨协同—诊所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创新体系。依托智慧课程平台、AI辅助教学工具及产学研协同项目,实现了知识转化力、思辨力与践行力的综合提升,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民法+AI”跨学科教学新范式,为智慧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课程解决方案。
在课程思政中级组的比赛中,马志老师针对“合同法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的痛点问题——照搬法律条文,价值冲突的思辨不深入;缺乏真实情境,课程思政效果悬浮等问题,以时代融合、价值引领、数智赋能和情境育人为基本创新理念,深入挖掘课程知识内容的思政元素、筛选大量优质思政素材,系统性地开展了法律诊所、虚拟仿真、案例图谱、价值透视分析等情境式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合同法规则和案例的毛细血管浸润至学生心田,在立德树人、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具有较好的可复制和推广价值。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该项赛事,多次听取备赛情况汇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科深入备赛现场,给与参赛教师针对性指导。教发中心及公管学院持续赋能,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对参赛教师进行多轮次精准辅导、模拟演练和成果凝练,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以来,公管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通过搭建教学研讨平台、开展教学技能培训、组建校内外高水平专家辅导团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构建完善“示范化听课、集中化研课、仿真化练课、精细化磨课、常态化赛课”教学能力全方位提升系统,培育出全国教创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教创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安徽省青教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以及学校课程思政比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未来公管学院将持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用心用力打造一支落实立德树人、潜心教书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文/图:马志;一审:周娅子;二审:连瑞瑞;三审:黄佳豪)